昆山:“新”火跃动,迈向未来!
编者按
8月1日,昆山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召开,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出全面部署,结合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工作,动员全市上下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学促干、走在前列,凝心聚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勇当“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昆山市融媒体中心启动大型主题采访行动,深入全市各区镇、各部门采访报道,以全方位、多层次呈现昆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即日起,本栏目推出“勇当排头兵 昆山新实践”融媒系列报道,为昆山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凝聚力量。
报告链接
聚力创新突破,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使昆山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要全力支持服务保障“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深入推进昆山杜克大学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建设,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打造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领军企业和细分领域头部科技企业。要全力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全力打造“10到100”的科技成果转化高地,以产业链的“强”,激发创新链的“活”,托举价值链的“高”。
▲昆山全球数字创新港
成绩展示
6月28日,我市鑫欣科创综合体正式开园,产业、资本、科创力量在这里全方位融合,由中国科学家倡议、13个国际组织与机构共同发起的“深时数字地球”这项国际大科学计划落户于此,面向数字地球科学前沿,建立产学研协同生态链。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主导产业精准引进培育一批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创新实施昆山“头雁”人才计划,靶向引进海内外院士、学术带头人、领军型科技企业家等“关键少数”。通过举办清华大学“昆山周”、昆山创业周等系列活动,今年申报国家级人才项目189个。同时,我市大力推进实施企业链式培育工程,遵循创新企业成长规律,按照不同阶段成长特点,精准制定扶持政策,加速壮大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以瞪羚企业、“独角兽”培育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为标杆的创新企业集群。
▲快仓自动化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今年以来,150家民营企业完成2023年第一批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备案;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35家,国显光电成功获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2819家;新认定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的超高屏占比新型AMOLED关键技术突破及应用、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的柔性3D集成成像薄膜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的混凝土及组合结构抗火性能和灾后修复关键技术等三个项目获2022年度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新增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1家、苏州市级创新联合体1家,均实现我市相关领域“零突破”。
目标举措
作为昆山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和产业先导区,2022年,昆山高新区在国家级高新区排名中再进1位,实现“七连升”,名列第32位,并首次进入排名前20%序列,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67.7%。向“高”而立,向“新”而生,方不负高新之名。昆山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沈跃新表示,将紧扣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不断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引领产业升级;进一步壮大高企育成规模、加强人才引进培育、加快成果转移转化、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全力以赴争先进位。年内新增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新增“揭榜挂帅”祖冲之攻关计划项目25个以上,落地转化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成果50项,新引进创新型企业30家,引进高质量科技项目80个;力争生命健康产业创新集群市值达220亿元,不断奋进,迈向更高能级、更足动能、更强磁力的创新未来。
今年以来,陆家镇锚定智能机器人、医美生物科技、智慧农业三条新赛道,使科技创新成为陆家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力”“源动力”。谈及未来发展蓝图,陆家镇党委书记高勇表示,将抢抓吴淞江科创带、大上海都市圈等重大战略机遇,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创新要素集聚、创新生态一流、创新动能强劲的创新型城镇。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布局科创载体空间,加快推进智数信飞科创园、海美国际长三角智能机器人科创产业园、“6+”数字创意园、“211”科创载体等建设。加大传统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力度,加快推动好孩子全球育儿生态圈和正新橡胶、大同齿轮等智能工厂建设。量质并举壮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梯队,持续深化产学研对接,推进龙头企业成立创新联合体,更好把科技力量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高标准、项目化推进苏州中农院华东农业科技中心、长三角智慧农业研究院等重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打造农业技术创新策源地、专业人才孵化基地、现代装备研发高地。
▲华成智能机器人产业园
昆山积极引聚顶尖技术落地生根,始终坚持创新驱动,稳增长、添动能。市科技局局长蒋跃表示,科技部门将聚焦科技自立自强,紧扣“2+6+X”新兴产业布局,实施新一轮祖冲之攻关计划,积极推广“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攻关机制,鼓励龙头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全年落实“难题招标”120项。着力构建“2+4+5”科技招商体系,力争全市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3000家,新引进科技招商项目不少于1000项。同时,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两个方面同步发力,全面激发企业、人才、平台三方活力,加快形成“双创人才—顶尖人才—战略人才”引进培育梯队,发挥“头雁”人才、卓越学者、“双创”人才等政策优势,以人才集聚推动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奋力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提供科技支撑。
作为全市科技创新核心平台,今年上半年,市工研院招引优质科创项目70个、培育国家级技术经纪人120名、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20个。昆山工研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总经理荣毅强表示,将围绕“2+6+X”新兴产业布局,深入实施三项行动:一是科技招商增效行动,力争全年招引优质科创项目超100个、新建高能级创新平台2个;二是技术攻关赋能行动,力争全年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50个、引进海外院士专家10名;三是新兴产业培育行动,力争全年撬动社会资本投资超5亿元、新增科创载体面积5万平方米。
这几天,维信诺的终端实验室里研发节奏紧凑。相关人员正马不停蹄地开展新一轮技术研究。维信诺创新研究院研发设计中心总经理助理丁立薇说:“技术创新为终端产品带来了良好的市场反馈,推动维信诺成为国产手机品牌的主要屏幕供应商之一。我们目前拥有国内规模最大、运营最好的5.5代AMOLED生产线。截至今年8月初,专利总申请量已超过1万件。未来,维信诺将围绕更前沿技术进行探索突破,持续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力度,在低功耗技术、屏幕传感集成等方面实现创新引领。”
采访手记
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破解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掌握发展主动权,归根到底靠科技创新。多年来,昆山以创新为抓手,持续将全市企业、载体、园区等积累沉淀的创新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能。
在优越的创新创业环境下,五湖四海的创业者、高层次人才慕名而来,为这座拥有创新基因的科创之城积攒起强大的科创后劲,彰显硬核实力。
创新,是为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也是为了更好地迈向未来。从“创新驱动发展”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昆山与时代同行、与未来同向,创新的旋律也在这片热土上变得越来越昂扬。
融媒体记者 | 刘菁
融媒体摄影 | 陆恒 周天舒
通讯员 | 王雪斌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75269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