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蓝

08月04日 14:59

回想起来那一天的天色,是从看一株紫斑风铃草开始变化的。


  我们都是第一次见风铃草开花,有六七朵,低垂着淡紫的小铃铛,高低错落着,像天空中飘过来的一串音符,让雨后这个清新的夏日午后有了回响。我们半蹲着,花朵就在鼻尖,在耳旁;几簇新种的萱草花绽放着明亮的黄色,背后一堵白色的围墙映衬着,这是古代种在母亲堂前的花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里的“草”——萱草,这么说,它身上应该有一种淡淡的游子意了?我多看了几眼。一旁还有一片百日菊,举着圆圆的花朵,简简单单,整整齐齐,既不摇曳,也不攀援,透着一种质朴和稚嫩,又五颜六色的,真像身着艳丽衣裳的儿童,我称呼它们为幼儿园小花。


  有一个种着各种各样花草的闺蜜真是幸福,时不时就有了这花朵间的约会。她常和花朵猜谜。不断地从网上淘来不同的花种子,角落、菜地、门前,遍地撒,记性却像我似的不大好——日子一久,忘记这里那里到底是什么花苗蹿了出来,绿叶长了出来……她迷糊着,每日跑到它们面前,一边观察一边嘀咕,你叫什么名字呢?


  只有时间才能揭开花儿的谜底,当它们从花房里明亮出场,把答案写在花瓣上。其实我们也是时间的果实,不到最后,不知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际遇:蝴蝶飞来,又飞过去了;蜜蜂飞来,采着花粉,带来另一朵花的消息;风来,雨去,我们终于变成现在的我们。


  我们日渐达成共识,深爱卡佛的那一句诗:“享用你身边之物。比如,窗外这场轻雨。”我们的窗外有轻雨,但不仅有轻雨。


  正看着花呢,夏日雨后的天空,很快有了晴意,天蓝了起来。室外不宜久留,我们移步室内。


  她最近淘来了一个新沙发,像小船,可以摇啊摇。是单人的,但一个人躺着绰绰有余,她邀请我和她一块躺上去。我笑了。想起那一年电影《小王子》新上映,我俩约了一起去看,但买票时没有连座的双人票了。电影放映时,等所有的观众都落座后,我们放弃了座位,选择并排坐在影院的台阶上,黑暗中,我们静静地肩并着肩,我们要一起看。当《小王子》还仅仅是一部书时,我们就聊过它很多次了——这是一本神奇之书,孩子们看见美丽的童话,大人们看见生命的哲思;关于猴面包树,关于死火山、活火山,关于那枝永恒的玫瑰……两个人的友情就是这样蓝起来的,在共同喜欢的许多阵轻雨里。


  新沙发又好看又好用,我们略局促地挤在一起,轻轻地摇晃着,像两个小朋友,喜欢闹出点不一样的动静。音乐响起来了,是莎拉·布莱曼,《任我的泪水流淌》;下一曲是德沃夏克的《月亮颂》,最后的高音,唱到天上去了——那个时代,那个时代音乐厅里的人……这是纯粹的时刻,披着月亮的光芒。


  接下来,一个女花腔响起,那么顺利,顺滑,顺畅,滑下好长一匹水波做的绸缎。是的,也许她就在一条河里,她是一条鱼,她的声音卷起大小浪花。


  音乐安抚了我们。像寺里的钟声。在古代,富人们无所事事就听曲,所谓“钟鸣鼎食”;忙碌的现代人,几乎都是穷人了。


  听得怔怔,世界像停了电,一片美好的黑暗,最适合闭目,惟耳朵绽放。寂静仿佛深夜高楼上的四方边沿,微亮着一圈光的轮廓,轻轻地包裹着一切坚硬之物。又一首《船歌》响起,那三拍子的节奏,使人荡漾又摇晃。吉他声的加入,像夏天的湖面,也像人的青年时代,明亮着。后来,大小不同的露珠落下来,含着各自的晶莹和力量。钢琴声悠扬,终于知道什么叫“圆润”了,不是扁的、瘪的,声音里分明有珠光。


  后来,我们骑车来到小区不远处的湖边喝茶,读书。带的是她正在看的一本手边书,《蓝》。我随意浏览,遇见喜欢的,就兀自朗读,我知道,她会停下手中的一切事,侧耳倾听。“我所珍惜的蓝色都是礼物,或者是风景里的惊奇。譬如,今年夏天我在北方挖来的那几块岩石,每一块的腹部都画着一道神秘的亮蓝色条纹。很久以前你带给我的一小块海军蓝染料次品,整齐地被包裹在一张纸内。”


  读累了,躺在草地上,看天空,看澄湖水。白云生起来了,湖水也随之变幻着颜色,我们“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心情是蓝色的,更蓝。当夏风吹起,我们插在竹篮边的一枝白色栀子花微微颤动,那份红酒似的深埋于时间深处的默契,又在两人的心头醇厚了一些些。


  石榴花在小树林里静静地晾晒它的裙摆,几株牵牛花在栏杆旁缠绕着生长,开花,是我最爱的童年的蓝色。蓝是天空的底色,是大海浪漫的水色,给人一种永恒感,仿佛自世界诞生之日起,它就在那里似的。印象中童年的水井边,湿漉漉的一块野草从中,就开着这样的蓝色牵牛花。它有一个漏斗似的深渊,望着望着,人消失了,成了自然的一部分。


  据说,蚂蚁无法辨别红色和黄色,但可以看到蓝色。蜜蜂眼中的蒲公英是紫色的,它们可以看到我们人类看不到的花形和花语……离开前她去自家园子剪了三朵草绣球给我带回家,两朵淡紫,一朵蓝。蓝的这种,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无尽夏”,我给它取了个小名,叫“无尽蓝”。颜色中似有小桥连接,过渡着浅蓝和深蓝,此桥绝妙,不生硬,无有痕迹。想来想去,陶公的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或可偷懒用来比拟。夏天正经过,余下的季节,我想着做一只小小的蚂蚁也不错,若能做一只蜜蜂就更好了。

作者 | 苏唐果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73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