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现实图景!
盛夏的昆山,万物并秀、生机勃发,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浪潮火热,比学赶超、创新实干氛围浓烈,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7月25日,“赛迪顾问”发布《2023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并揭晓“2023赛迪百强县”榜单,昆山蝉联第一。
迈步新征程,续写新荣光。昆山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要求,紧扣“四个走在前”“四个新”的重大任务,按照省委和苏州市委的部署要求,敢闯敢试、唯实唯干、奋斗奋进、创新创优,加快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现实图景。
昆山是承载习近平总书记“勾画现代化目标”殷殷嘱托的地方。近年来,昆山统筹实施1个总体方案、12个行动计划、25项主要任务、200项重点项目,构建完善县域现代化建设的“四梁八柱”,凝心聚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
“以什么样的状态面对困难,决定着收获什么样的成果。”新年伊始,昆山以“新春第一会”的形式,第一时间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四敢”部署要求,开展大讨论大走访大实践主题活动,推动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蔚然成风。紧接着,昆山研究出台深化“昆如意”营商环境创新行动方案,制定实施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45条政策举措,深入开展“保要素、争订单、优服务、促发展”企业大走访大调研,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
1月12日,总投资20亿元的太古可口可乐昆山项目签约落户。当被问及为何选择落户昆山时,太古可口可乐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党建直言,“好项目必须要落在好地方!”4月29日,昆山举行2023年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投产仪式,总投资337亿元的75个重大项目集中投产,预计年产值870亿元。
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昆山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持续打响“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完善全要素保障、全过程服务、全天候响应机制,推动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强大攻势。截至6月底,省、苏州、昆山三级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分别超序时进度31.1、15.1、3.1个百分点。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坐落于昆山高新区南淞湖畔的先进计算产业园,是昆山高质量发展的策源地之一,涌动着澎湃创新伟力。未来,这里将是国际一流的先进计算、整机系统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一台高端整机从开始生产到组装下线只需要2分钟。
“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筑牢实体经济根基,根本还是要靠创新”。昆山是这样,企业亦如此,从市场上抢机遇,在创新中找答案。
日前,《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3》在苏州发布,清陶(昆山)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获评中国独角兽企业。这家由南策文院士领衔创办的企业,目前估值超200亿元,明年3月将实现固态电池“10万辆级”量产上车。
昆山抢抓汽车产业发展窗口期,以“串珠成链”的发展模式,集聚汽车行业优质企业超960家,形成产值超1500亿元。同时,发挥电子信息和汽车产业链基础优势,构建以车载显示、动力电池为核心的汽车电子产业链,推动价值链向高端跃升,实现电子信息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融合发展。
聚焦“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昆山推动加工制造向研发制造、传统制造向数字制造转型,全面优化“芯—云—网—端—链”一体布局,启用17万平方米的云昆大厦元宇宙产业园区,五一视界、硅基智能等首批30家知名企业顺利入驻,集中引进一批具有产业带动力的重大项目。
从“制造”攀向“创造”,今年以来,我市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35家。同时,金发科技新材料、丘钛汽车摄像模组、通用净水科技等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项目落户,“创新引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作用愈加显现。
在巴城,一条原本寂静的巴城老街,因为昆曲,焕发出全新的生机。昆山以曲为媒,坚定扛起“百戏之师”发源地的责任担当;以节聚势,打造辨识度高的城市文旅新名片。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
6月24日,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开通运营,无论是在市民体验、交通出行,还是在促进商业消费、公共服务便捷,乃至带动产业发展、人才流动等各方面都呈现出“肉眼可见”的变化。
美好总是相伴而生,幸福总是结伴同行。今年以来,昆山大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1.2万平方米,新增改造绿化面积277.5万平方米;建成“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11家,新增就业2.7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1%。
与此同时,昆山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深入开展夏季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重点突出10个领域70项重点内容,细致排查治理安全风险隐患,托起“稳稳的幸福”。
凝心聚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
勇当“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融媒体记者 | 史赛 翟玉标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校对 | 葛自强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72740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