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 |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昆山引发热烈反响

07月17日 18:47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江苏要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使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昆山干部群众、科研院所、科技企业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自觉把总书记殷殷嘱托转化为实际行动,聚焦“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加快建设创新要素集聚、创新生态一流、创新动能强劲的创新城市,为昆山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注入不竭创新动力。


让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突出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这为昆山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高效对接,指明了方向。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2022年,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净增480家,总量达2744家,占苏州1/5、全省1/1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已突破48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57.3%……高科技企业持续积淀的创新能力正转化为昆山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能。


清陶能源是昆山本土科创明星企业,深耕新能源产业领域,在动力电池固态化技术方面领跑行业。清陶能源董事长冯玉川表示,要自觉担负起科技自立自强这一重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勇闯科技“无人区”,注重思维创新、技术创新、集成创新,加快关键技术、核心产品迭代升级,研发安全性更高、能量密度更大、续航时间更久、应用领域更广的固态电池,引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集聚,助力昆山新能源产业创新集群高质量发展。



位于昆山高新区的丘钛科技在人才、技术、资源等多个维度高效推动影像技术创新,为智能汽车装上“智慧眼睛”。公司总裁王健强表示,要抓住其在影像产业领域领先地位这一优势,继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借助昆山打造科技人才高地,在智能手机、物联网(AIoT)和智能汽车等行业领域真正实现技术领先、科技成果转化领先、市场占有率领先,助推昆山元宇宙产业高质量发展。



位于陆家镇的数字智慧田园依托中国农科院科技与人才资源优势,正在打造以智慧农业为特色、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园区。中国农业科学院华东农业科技中心助理韩斌润表示,中心将通过“拨投结合”与“研发团队+产业化公司”机制,在全球范围内引进人才团队、组织实施填补国内空白的前瞻性引领性农业技术创新项目,力争在3年内形成2支国际一流创新团队、3支国内一流创新团队,搭建2个省部级科技创新与转化服务平台。




让科技人才竞相涌现大显身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近年来, 昆山始终坚持人才“第一资源”,完善人才体系建设,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让更多高质量科技人才大显身手,各展所长。


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破解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掌握发展主动权,归根到底靠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人。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办主任张岩表示,作为人才工作部门,将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立足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创新和拓宽招才引智渠道,为昆山集聚更多高端人才和创新要素;积极破除人才评价、使用、流动等发展体制机制上的障碍,真正激发人才发展的动力、能力和活力;从政策、载体、平台、生态等人才发展的需求导向出发,努力打造人才友好型城市,力争“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推动更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座因才而兴的科创之城,昆山持续打响“人到苏州必有为,才来昆山更精彩”品牌,绘就了人才与城市彼此赋能、相互成就的精彩画卷。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蒋跃表示,科技部门将紧扣“2+6+X”新兴产业布局,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两个方面同步发力,全面激发企业、人才、平台三方活力,积极完善科技招商、技术攻关、载体建设、科技金融四项机制,在培育战略科技力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同时,全力打造高能级创新载体、培育高质量创新企业、集聚高水平科技人才,加快形成“双创人才—顶尖人才—战略人才”引进培育梯队。



人才引领,科创赋能。市科协副主席寇剑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各级科协组织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深化学术交流,不断激发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为昆山改革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让多元化投入更好激发创新活力


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多元化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


 “向高而攀、向新而生”,阳澄湖两岸科创中心拥有昆山杜克大学、清华科技园、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产业园等重大创新平台,成功培育新一代电子信息、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小核酸及生物医药、汽车等特色产业链、产业集群。下一步,昆山高新区将以“生态+科创”为重点,布局北部传统制造业转型提升区、中部智谷小镇高品质人才社区、南部新兴产业集聚区,打造沿阳澄湖生态廊道、庙泾河生态走廊、祖冲之路科创走廊,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形成“创新核、科创廊、生态带、产业群”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为发展一流产业、引育一流人才、集聚一流平台、打造一流生态注入强劲动能。


在“有限”空间里争取“无限”发展。当前,昆山正建设运营40个特色专业创新园区,推动园区从平面式向立体式、从粗放式向集约式、从制造型向创新型的转变。同时,加快建设夏驾河科创走廊、花桥国际创新港、淀山湖北部湾科创带等重要创新载体,用足用好深时数字地球研究中心、昆山杜克大学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等高能级科创平台,以科创载体功能的整体提升、科技招商能力的全面增强,带动高端创新资源加速集聚、企业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昆山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产业园


经过多年的积淀,从夯基垒台到立柱架梁,以平台促合作、以项目促攻关、以人才促发展,昆山工研院已成为展示开放创新的重要窗口。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党总支书记、总经理唐杰表示,工研院将加快打造服务全市科技创新核心平台,聚焦科技招商,构建覆盖全球的科技招商网络,招引集聚一批高端人才科创项目,助力特色专业创新园区发展;聚焦技术攻关,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服务企业核心技术突破;聚焦金融服务,发挥天使投资基金国资引领作用,实施“金融伙伴计划”,为企业发展引来“金融活水”。


昆山工研院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局长陈国平表示,将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及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打造知识产权的新高地。特别是要通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让创新没有后顾之忧,为企业创新保驾护航。



融媒体记者 | 张欢 张田 刘菁 段晓芳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校对 | 朱盛杰 江慧智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70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