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文化根脉,谱写当代华章

07月17日 13:16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江苏时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总书记对江苏提出“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的重大要求,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感恩奋进、砥砺前行,勇于担当新的文化使命,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昆山担当。


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 金磊

昆山历史悠久,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市文体广旅局将进一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让传统文化内容可体验、易表达;继续依托“昆曲”这张世界级非遗“金名片”,积极推进历史文化名镇和“昆曲小镇”“戏曲小镇”“戏曲博物馆”等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举办文化惠民、文艺精品创作等活动,引育优秀文化人才,推进“江南文化”品牌塑造,深化全民艺术普及,探索数字化赋能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持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市文联主席 冯惠清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将切实增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责任和使命担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紧紧围绕新时代“昆山之路”精神,创作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精品力作,讲好昆山文艺故事;充分发挥文联的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通过举办高质量的展览展示活动,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艺素养;通过文化交流、文艺走亲活动,助力昆台融合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市档案馆馆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 朱建忠

将大力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展现新时代昆山方志人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积极做好版本资源开发利用,传承中华文明,赓续历史文脉;开发档案文化数字产品,帮助昆山新老市民更好地了解昆山历史文化,增加对昆山城市的认知认同,激发新时代建设新昆山的热情激情。全市方志工作者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做好“盛世修文”这篇大文章,担负起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光荣职责和伟大使命。


巴城镇党委委员 翟杰

巴城将坚持把厚植江南文化底蕴融入“昆曲小镇”建设全过程,重点打造有活力、有生命力的正仪历史文化街区,充分发挥文化带动效应,深度挖掘特色文化资源,积极讲好昆曲小镇故事,持续擦亮昆曲小镇文化标识,不断在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中走好“昆曲之路”。


昆山市顾炎武研究会会长 陈建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表现出的韧性、耐心、定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方向、明目标。我们一定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率先探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样式,大力弘扬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昆山之路”。


昆山当代昆剧院党支部书记 瞿琪霞

保护好、传承好昆曲这门古老的艺术是当代昆曲人的使命。立足当代,传承昆曲大美,守正创新发展昆曲艺术,是昆曲故乡的责任担当,是昆山昆曲人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


淀山湖镇永新村党总支书记 蔡顺华

作为全国文明村,永新村将不断突出党建引领,促进自治共治,通过“噶三葫”“噶三湖”“噶三壶”三大平台,就兴产业、美环境、惠民生等主题不定期邀请党员群众开展“吃讲聚”活动;成立“红新永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环境保护、家风家训等志愿服务,不断提升现代乡村文明程度。

融媒体记者 | 阮欣悦

责任编辑 | 刘文琦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7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