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无域,城市无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示范工程,经苏州市委、市政府批准,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将于今天11点开通运营,全线28座车站同步开放。
这也是中国县级市首条全城穿越的地铁。历经十年谋划、五年建设的苏州轨交11号线开通运营,标志着昆山跨入“地铁时代”。从此,上海、苏州、昆山,三城一线,无问西东;“东接、西融、北联、南协”,市域一体化联动发展策略,更加从容。
昆山作为重要节点城市,正在释放澎湃动力。
城市深情相拥
苏州轨交11号线与上海地铁11号线无缝衔接、无感换乘,让上海、苏州、昆山三座城市“深情相拥”。
其实,早在2013年10月16日,上海地铁11号线昆山花桥段就开通运营,成为中国首条跨省地铁线路,一座活力无限的花桥国际商务城随之崛起。
抢抓“家门口”的国家战略机遇,昆山只争朝夕。
苏州轨交11号线克服了下穿河流、桥梁、铁路、高速公路等建设难点,凝聚着每个建设者的智慧与毅力;施工过程中带来的不便,广大市民都给予了极大的理解、包容和支持;从每一个节点公开到试乘精心组织,背后是一座城市的主动与期待。
“建地铁就是建城市”。据统计,每年约有3万名高校毕业生在昆山开启职业生涯。而随着苏州轨交11号线开通运营,从昆山城区玉山广场站至苏州工业园区东方之门站只需45分钟,从上海市中心可以直接坐地铁到苏州市中心。地铁直通将令城市群之间的通勤变得更方便、高效,可以满足更多人“跨省(市)”上班的需求。
苏沪双“11号线”互联互通,这个“通”带来更多的是区域之间的“融”。《2022长三角城市跨城通勤年度报告》显示,在上海周边地级市中,苏州与上海跨城通勤联系最为紧密。
更多的美好梦想和可能,正在沿着这条地铁线在发生。
拉长生活半径
每一次交通的升级换代都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相连。
去年10月,苏州和昆山中环对接工程通车,15分钟直达,打造出一条区域协同发展的大动脉。
就在苏州轨交11号线建设的过程中,17条沪昆规划对接道路已打通8条,对接苏州城区的11条规划道路已打通8条,与太仓、常熟间各贯通主干路4条,区域互联互通格局已基本形成。
从“高铁连网”到“中环相连”,再到“轨交贯通”,昆山张开双臂,拥抱长三角一体化和苏州市域一体化的滚滚浪潮。
开心和自豪,写在了每个昆山人的脸上。住在昆山开发区世茂东外滩的宋乔彬是沪昆通勤的上班族,地铁开通后,他在家门口“一站到底”,从此,有了“一线连三城”的便捷畅达。6月16日,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开展试乘活动,5天共有25万余人次参与试乘!站台设计的现代化气息,并蒂莲、“三贤”文化、昆曲等极具昆山地方特色元素融入其中,让试乘市民不断竖起大拇指。
据悉,苏州轨交11号线与上海地铁11号线联通后,未来还将与苏州轨交3号线贯通运营。此外,苏州轨交3号线也将继续西延,将来与无锡地铁3号线衔接。
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到2025年,“轨道上的长三角”基本建成,轨道交通总里程达2.2万公里以上,轨道交通服务覆盖80%城区常住人口5万以上的城镇。
地铁为完善城市路网而生,更为美好生活而生。“轨道上的昆山”,一路可以看到无限美景。
刷新城市界面
城市发展是无限的,但城市的资源是有限的。
苏州轨交11号线的开通运营,让昆山从“溢出效应”走向了“同城效应”。
从苏州轨交11号线的线路布局来看,覆盖昆山五大主要经济板块,是昆山经济发展的主通道。“拉近彼此距离的,不只是轨道交通。”这条地铁线将助力昆山进一步完善包括京沪高铁、沪宁城际、京沪老铁路等在内的轨道交通网络,更多创新资源和人才将沿着四通八达的交通脉络汇聚而来。
轻轨时代的到来,不仅延伸了人们的居住空间,更重要的是扩展了城市的发展空间,牵引着城市与产业的精彩变局。
去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昆山也是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中明确的全球功能性节点之一。昆山依托同城效应,与长三角各城市“链”接,从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邻居”,变成共谋创新、共抓发展的“伙伴”。
地铁穿城而过,蝶变就此发生!昆山将交通作为“新棋眼”,拔高城市发展“上限”,释放区位优势的最大能量。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昆山打破“边框”,驶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全新境界:“向东”面向上海致力打造数字经济实验区,“向西”融入苏州主城全力打造产业创新引领区,“向北”联动沿江港口着力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向南”协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倾力打造江南文化样板区,助推苏州市域一体化和省内区域协调发展。
“双11”无缝衔接,将书写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辉煌新篇章。昆山更加县域无域、城市无界!
来源 | 昆山发布
融媒评论员 | 史赛
融媒体编辑 | 朱敬哲
校对 | 朱盛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66936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