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 ⑤

06月21日 17:11

编者按


2022年6月15日,苏州市委常委会会议暨专题调研昆山市工作会议召开,全力支持昆山勇立潮头、再创新业,努力走在全国县域现代化建设最前列。
这一年,昆山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稳扎稳打、敢闯敢试,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注入澎湃动力。昆山市融媒体中心全平台推出“这一年——凝心聚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系列报道,展现这一年昆山在新征程上谱写更加精彩篇章的奋斗姿态。

这一年

昆山在共建共治共享中“行稳致远”


发展与稳定可谓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小至一家企业,大至一座城市,发展每前进一步,稳定必须同步跟进。


持续推进安全“四进四排查”集中行动,全力保障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夯实治理根基、优化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让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更加畅通,让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更加灵敏;全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扩宽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


发展每前进一步,安全就要跟进一步。回顾发展路上的每一个脚印,昆山都伴随着对社会治理的同步推进,治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治理技术方法进一步创新,城乡基层社区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昆山紧紧围绕社会综合治理的县域示范要求,统筹发展与稳定两大命题,双轨并进,行稳致远。




守牢底线

提升城市“安全感”




今年6月,是第22个全国安全生产月,苏州清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精心策划,组织开展“心肺复苏及体外除颤”应急技能培训、安全知识竞赛、综合应急演练等系列活动。清越光电是我市科创板上市公司、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时还是高新区安全生产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在去年11月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评审的基础上,今年,清越光电又对半自动、手动设备实行智能化改造,增加设备安全设施,降低岗位操作安全风险。“近年来,公司从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这是我们最值得骄傲的发展成绩。”清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高裕弟说。



安全生产
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
我市坚持把安全生产
作为“一号工作”


今年3月,创新成立酸碱行业安全联盟;

☛ 4月,建立化工企业主要负责人“一季一课”安全宣讲和季度履职报告制度;

☛ 5月,组织18家化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专项行动,申报工贸企业二级标准化112家,评审通过5家……

“第一责任人”守法履责,企业“抱团发展”,行业“安全自律”,我市企业安全生产从“全员参与”到“全员履责”,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



拼经济,必须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我市高位推进安全“四进四排查”集中行动和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坚持专项行动与全面整治相结合、集中攻坚与常态化排查相结合。制定形成“1+17+N”工作方案,聚焦10个重点领域、63条重点整治内容,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在全行业全领域全市域排查整治隐患。截至目前,共排查企业(单位)20.5万家次,整改隐患9.5万条;扎实推进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常态化推广使用省安全生产问题处置监管平台,录入隐患5.5万条,隐患整改办结率96.8%,连续3个月苏州排名第一


无危则安,无险则全。全方位、系统化守护城市安全,我市全力抓好危化品、建筑、城镇燃气等重点领域排查治理,大力打击整治养老、电信网络诈骗,不断增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在防范重大风险上展现更大作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人技合一

社会治理添效能




在全国首家镇域治理法治服务中心——陆家镇镇域治理法治服务中心内,法官、律师、专职调解员常态化驻点办公。张浦镇南港社区推进乡村治理积分制,将遵纪守法、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乡村治理事务量化为积分指标,激励群众自觉参与社会治理。社区民警、物业、网格长(员)、海棠先锋(微网格联络员)等多方联动,充分发挥综治、警务“双网融合”治理优势,打造“智慧安防小区”,让城市生活更有安全感。



放眼全市129个行政村和221个社区,基层治理中既充分体现“人”的智慧,更被赋予了“数”的智能。走进徐公桥社区社会治理网格化联动工作站,通过数字大屏上的AR实景地图,辖区各点位的具体信息一目了然。通过信息平台,每月可接收网格长(员)、群众上报信息百余条,并经三级循环机制在24小时内转至职能部门,信息在网络上流转,又迅速从云端落地,联动闭环处置率100%。每周,社区还会组织开展居民调解会,派出所、司法、信访工作人员经常通过视频方式与居民远程互动,通过“云调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昆山,一方面发挥群防群治力量,不断延伸精细化服务触角,形成以社区为平台、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会慈善资源为补充的“五社联动”服务格局,织密社会基层治理网络。另一方面,以数字赋能社区治理,大力实施“互联网+基层治理”“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便民服务”模式,实现“云”在天空算、“网”在中间联,为昆山社会治理增添“智慧引擎”。




巧谋善治

唱响民主“好声音”




“去年我提出增加公共场所母婴室数量的相关建议,没想到不但被采纳了,立法联系点还给我发了一封感谢信。国家立法如此接地气,我们作为国家主人翁的参与感、获得感更强了!”网名为“旭海物语”的昆山网友这样说。

2020年8月,全省首家“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揭牌,从此国家立法“直通车”开上了“昆山之路”。截至目前,昆山已累计建成22个立法信息联络站,在1857个综合网格内设立立法信息采集点。国家立法触角通过这些“支点”直抵群众心头,民主“声音”在第一时间直达国家立法机关。


  

如今,昆山人民可以深切感受到民主实践的途径越发广泛,表达越发充分,形式也越发丰富。泾河村开展村民议事厅,村民在茶余饭后说事,在板凳上“零距离”交心;周庄镇祁浜村、龙凤村、全旺村等村、社区开设“吃讲茶”场所,居民们就着一杯清茶协商议事,直抒胸臆;“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常态化开展,在人大代表和群众之间架起了 “连心桥”。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如空气一般融入百姓生活,浸润着昆山这片土地。
  

民情、民意、民智

为地区发展凝聚共识与合力

法治化建设

则为“昆山之路”保驾护航

去年以来

☟☟☟


☛ 市委依法治市办推出“尚法乐居”法治小区建设品牌,通过打造崇法尚治、文明宜居的现代化小区,提升居民幸福感和安全感;
☛ 市司法局打造涵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等全链条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服务体系,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 全市政法机关通过打击经济犯罪、维护市场秩序、优化服务质量、化解涉企矛盾纠纷等举措,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法治昆山、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一体化推进的过程中,我市持续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民主和法治正成为昆山现代化建设的显著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共建共治共享

昆山正着力打造

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

社会治理共同体

加快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相匹配的社会综合治理体系

向着更高水平的善治之城不断迈进


融媒体记者 | 张欢 肖旻泰

校对 | 陆静芳

责任编辑 | 王一旭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66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