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首批非遗工坊正式揭晓!
为进一步加强
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和发展
促进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市文体广旅局会同人社局、农业农村局
开展了昆山市级非遗工坊认定工作
昭崵绣馆非遗工坊等7家单位
被认定为首批昆山市非遗工坊
快随小昆一起来看看
它们的精彩之处吧
昭崵绣馆
非遗工坊
昭崵绣馆成立于2015年,现任负责人刘昭艳女士获评昆山市级苏绣(昆山刺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也是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目前昭崵绣馆经营面积约1000平方米,馆内收藏近千幅非遗刺绣作品,其中精品刺绣百余幅,题材囊括各类代表昆山本地物产特色主题,包括专门对于昆山三宝及昆曲的产品目录。昭崵绣馆以传统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为特色,培养了近千名刺绣爱好者,定期举办公益课程。
茉莉绣庄
非遗工坊
苏州艺树繁华刺绣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1月,“茉莉绣庄”为公司旗下品牌,茉莉绣庄庄主陈丽华是江苏省高级工艺美术师,2003年起,其作品屡次获得国家、省、市各类评比大奖。公司先后获得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颁发的“陈丽华苏绣教育培训基地”等荣誉。在茉莉绣庄,人们可以欣赏、购买到绣艺精湛的苏绣佳作,也可以跟随老师进行专业的苏绣学习,或是体验一场别致的苏绣盛宴。
茉莉绣庄
非遗工坊
苏州艺树繁华刺绣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1月,“茉莉绣庄”为公司旗下品牌,茉莉绣庄庄主陈丽华是江苏省高级工艺美术师,2003年起,其作品屡次获得国家、省、市各类评比大奖。公司先后获得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颁发的“陈丽华苏绣教育培训基地”等荣誉。在茉莉绣庄,人们可以欣赏、购买到绣艺精湛的苏绣佳作,也可以跟随老师进行专业的苏绣学习,或是体验一场别致的苏绣盛宴。
奥灶馆奥灶面制作
非遗工坊
坐落于昆山市亭林路上、半山桥堍的一幢仿古建筑,在阳光照射下显得古朴典雅、富丽堂皇——这就是百年老店奥灶馆。奥灶馆创始于清代咸丰年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其中两碗面最为著名,一碗是“红油爆鱼面”,面条细白,汤色酱红,“浇”鲜,选料及制作讲究,味美醇鲜,被誉为“中国十大面条”之一;一碗是“白汤卤鸭面”,白面白汤,原色原味,均获得“中华名小吃”的称号。
鹿城小镇奥灶面制作
非遗工坊
昆山市鹿城小镇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由昆山市第三批非遗传承人吴财明经营。鹿城小镇注重信誉,讲究质量,制定了奥灶面传承工序质量标准。其中,红汤爆鱼面、白汤卤鸭面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好评。近年,鹿城小镇根据水乡美食习俗,大胆创新“金鸽面”等受消费者喜爱的美食。走进鹿城小镇,您可以端一杯茶,静静品味昆山流动的美食文化,穿越鹿城千年风尘。
正仪文魁斋青团制作
非遗工坊
昆山正仪文魁斋青团制作工艺第四代传承人梅亚琴女士2021年12月成立昆山文魁斋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文魁斋青团子出笼时色泽青翠欲滴,咀嚼间腴糯而不黏牙,存放七天不破不裂不变色,深受百姓喜爱。1999年被评为江苏省名点,2013年文魁斋青团制作工艺列入第六批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周市爊鸭
非遗工坊
周市太和爊鸭是昆山市的著名特产之一,创始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其特点是色、香、味俱佳,有“一家烧煮,满街飘香”之雅誉,是名闻江浙沪的地方风味食品。1998年,周市太和爊鸭食品厂在周市镇民营工业区建成。在保持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采用了高压灭菌、真空包装等新工艺,不但可以保持爊鸭的传统特色,而且还可以久藏远运,携带出门,或作为访亲探友馈赠之佳品。2012年被评为中华老字号会员单位。
周庄万三食品制作
非遗工坊
万三蹄起源于元末明初沈万三家,是周庄一带历史久远的传统名肴,成为周庄人逢年过节、婚庆喜宴的主菜,意为团圆。皮润肉酥,汤色酱红,肥而不腻,咸甜适中,入口即化。随着周庄旅游事业日渐繁荣,周庄镇云南村的青年企业家李永先开创了第一家万三蹄作坊。从选料到包装,每道工序按照标准严格把关精细操作,确保产品质量。在第四届苏州市优质农产品交易会上荣获“最佳企业奖”。
这些非遗工坊
早已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
受到了昆山市民游客的普遍赞誉
成为城市精致生活的一部分
亲爱的小伙伴
快安排时间去打卡吧
!!!
来源 | 昆山文体广旅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65122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