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斗“李鬼”,这场较量分秒必争......
近日,家住昆山的王女士遭遇了一起诈骗,被假警察“洗脑”,甚至拒绝接听警方电话、拒绝为前来劝阻的民警开门。
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起来看
↓↓↓
据了解,当天晚上,昆山市公安局蓬朗派出所接市民刘先生报警称,最近其妻子王女士好像经常与一位“警察”通电话,对方还说她涉嫌诈骗,但是这个号码好像不是国内的。刘先生在昆山曾经接受过反诈宣传,觉得此事非常可疑……
听完刘先生的叙述,民警丁峰认为王女士很有可能正在遭遇“冒充公检法”类型诈骗,遂立即拨打王女士电话,但对方电话一直占线。丁峰根据经验判断,王女士很有可能正在与骗子进行通话,遂一边安排反诈小组成员联系王女士的丈夫,一边火速赶往其家中。
“您好,我们是蓬朗派出所的……”敲了几下,大门依然紧闭,无人应答,楼下的队员跑上来反映,王女士家的灯亮着,人应该就在家中,民警丁峰一边敲着王女士家的门,一边继续拨打王女士电话,希望尽快联系到王女士,可电话那端不是占线,就是无人接听。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先生电话告知妻子,民警就在门外,王女士这才打开了门。丁峰立即询问王女士是否进行了转账?在确认过王女士账户的钱尚未转出时,民警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今天有个‘警察’说我涉嫌诈骗,还好你们来了……”很显然,王女士的确遭到了“冒充公检法”的诈骗,就在5分钟前,王女士还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了某款APP,丁峰随后查看了该款APP,这款APP疑似带有木马程序,难怪王女士只能看着警方的号码却无法接听。
在得知自己下载了带有木马程序的APP时王女士终于如梦初醒,知道自己差点被骗,一脸惊愕,立即卸载了该款APP。
“你要记住,公安机关是不会通过电话办案、通过电话做笔录的,只要对方索要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信息,甚至提出要将钱转入公共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临走前,民警反复叮嘱王女士。
冒充公检法诈骗是指诈骗分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的工作人员,以受害人的银行卡、社保卡、医保卡等信用支付工具被冒用,或受害人身份信息泄露,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行为,要求受害人配合调查,并发送虚假“通缉令”“逮捕令”等法律文书,使其陷入恐惧,再让受害人进行“资金清查”以自证清白,从而实施诈骗。
来源 | 昆山公安微警务
校对 | 江慧智
责任编辑 | 王一旭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63599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