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对接融入长三角:共聚创新力,同下一盘棋

11月12日 11:12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为这片奋进热土指明发展方向,注入澎湃发展动力。

一盘棋、一条心,长三角正加速“融”起来。作为江苏全面对接上海的“桥头堡”,昆山紧紧抓住这一“家门口”的重大机遇,坚持融入上海、配套上海、服务上海的重要理念,学上海所长、创昆山之新,扛起苏州开放再出发前哨担当,加快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区域合作推动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书写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答卷的精彩篇章。

加强顶层设计,打造融合新蓝图

11月7日,2020昆山10公里路跑联赛(花桥站)暨“安·花·白”(安亭、花桥、白鹤)三地路跑邀请赛在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开赛。三地800多名运动员和众多热爱运动的市民参赛。

运动员迈开的一小步,是三地融合发展的一大步。2019年5月,安亭、花桥、白鹤签署《“安亭—花桥—白鹤”城镇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全力打造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样板区。之后,三地又在区域共治共管、环境综合整治、党建融合交流等12个项目上协同合作。

近年来,昆山深入实施对接融入上海三年提升工程,全面推进“六大同城一体化计划”,加强顶层设计,制订任务清单,建立合作机制,先后与长三角毗邻地区签署多个合作协议,推动合作从“联区域”向“接平台”转变。“4+2”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实践联盟成立后,通过建立区域规划战略契合、基础设施互通等体系,努力打造长三角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和更高品质生活的领航示范区;“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建立后,形成规划、科创、产业等“六个同圈”;环淀山湖战略协同区签署了11个专项协议,启动规划布局、基础设施等六大战略协同行动,共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世界著名湖区和协同创新区。目前,昆山正加快编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昆山行动方案》,构建完善虹桥—昆山—相城、嘉定—昆山—太仓合作新机制,并深入开展昆山南部三镇融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的专题研究。

一张张“协议书”写满了融合发展新成果。近年来,沪苏昆交通一体化联合执法,城管部门联合整治流动摊贩,环保部门联防联治水体污染,“一地失信、多地受限”变成现实,文化旅游、体育运动、教育事业等全面融合,展现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美丽风景”。

强化科创协同,注入发展新动能

11月7日,来自上海高校的教授、行业协会的专家以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参加昆山融入上海之人工智能专场暨中国计算机学会上海专家赴昆对接会。专家们围绕“智能产业”“城市大脑”建设深入交流。近年来,像这样的人才科创对接活动还有很多,为昆山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科创协同、上下游协作,让长三角各地发展不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长三角一体化要求各地发挥所长、塑造特色,形成多元化分工协作,这是差异一体化的基础、高效一体化的关键、可持续一体化的前提。”在长三角一体化决策咨询专家陈雯看来,分工协作的集聚范围效应和科创协同效应,必将形成发展合力,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

近年来,昆山围绕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建设,大力实施人才科创“631”计划,高标准建设“一廊一园一港”科创载体,为沪昆人才科创合作提供空间载体。中科可控产业化基地建设加速推进,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落户。今年9月,昆山超算中心与上海张江国家实验室签署共建长三角重大科技研发合作共享平台合作协议,与合肥先进计算中心、上海超算中心、苏州超算中心成立长三角先进计算联盟,集中“三省一市”算力资源,为区域协同创新提供算力服务和平台支撑。自率先开出“昆山—上海科技创新券”以来,8个项目申请兑现。今年,昆山又新增创新券项目16项,涉及创新券额度319万元。立足科创协同,昆山积极打造江苏省G42沪宁沿线人才创新走廊建设的“桥头堡”,加快CIDI长三角(昆山)创新中心、沪昆科创中心、千灯—南翔产业创新中心以及高新区紫竹—麦垛科技园、花桥复旦科技园等载体建设。昆山还联合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发起设立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产业基金首个专项基金,首期规模10亿元,助推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建设。

深耕产业对接,拓展合作新天地

今年3月,在上海世邦魏理仕推介下,昆山开发区成功引进全球咖啡烘焙与零售商巨头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项目。该项目成为星巴克在美国以外布局的最大一笔生产性战略投资。

在刚刚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昆山开发区与世邦魏理仕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进一步加深合作。“我们把昆山开发区列入了PRIME开发区合作计划名单,今后将把更多优质客户和项目优先推荐至昆山,并协助完成选址、落户、注册等系列工作。”世邦魏理仕大中华区市场及企业传讯部主管肖惟柯说。今年进博会,昆山共有1161家企业参会,另外还有在昆投资的戴尔科技、AGC株式会社、丰田汽车等知名企业通过参会收获满满,增强了立足昆山福地、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心和决心。

产业项目是最直接、最见效的一体化发展载体。近年来,昆山聚焦重点领域,推进跨省际重大合作项目建设,推动已形成共识、达成协议的重大合作项目加快落地、实施。今年10月,与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合作的全等轴晶材料3D打印智能装备项目首台套下线。“上交大与昆山深度合作,不仅向自主装备世界领先迈出关键一步,更为高端材料开发,解决国家工业发展重大需求做出了探索。”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雷鹏在首台套设备下线仪式上说。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上海)计划建设CIDI长三角(昆山)创新中心,服务于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建设,共同驱动长三角产业升级。昆山还着眼于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消费、高科技等四大领域,与嘉定、温州、太仓和上汽集团合作发起成立总规模达100亿元的长三角产业升级股权投资基金,借资本力量引导优质型企业、创新型企业和投资机构进驻。疫情期间,昆山与上海企业开展合作,筑牢两地产业链、供应链,共同合力打造内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天风浩荡长三角,披襟向洋奋楫先。长三角一体化是大局所需、大势所趋。昆山把握“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最新使命,正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努力在长三角一体化中走在前列成为示范。

融媒体记者 |  李传玉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6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