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一度】华灿,带来的不只是“美”

05月25日 16:20


5月23日

第八届

“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

颁奖仪式在昆山举行


这场以“融·和”为主题的设计盛会,共征集到海峡两岸暨港澳1200余所高校和机构的十万余件作品,比上届增长230%。其中,台港澳及合作赛道参赛作品达1703件,评出获奖作品1925件(套)、优秀组织单位32家和优秀指导教师431位



“华灿奖”

为昆山带来的

远不止“数据”这么简单


作为首个作品征集覆盖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设计类盛会,吸引两岸各界的目光聚焦。在这里,优质设计资源不断汇聚,创新创意思维加速迸发,两岸青年加深理解、融合发展、协同创新。


可以预期,这些思维的盛宴、创意的成果必将推动“昆山制造”加速迈向“昆山创造”。华灿奖将进一步凸显昆山内在气质,映射产业发展未来,提升昆山城市品牌影响力,持续探索两岸青年融合发展新路径。


释放“强引力”

让更多两岸青年逐梦昆山


文化是发展的灵魂,青年是民族的未来。二者合一,必将成为扩大两岸交流、深化融合发展的原动力与生命力。


今年是华灿奖连续两年落地昆山,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参赛人数与作品数量再创新高,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共征集到海峡两岸暨港澳1200余所高校和机构的十万余件作品,共评出获奖作品1925件(套)。两件全场大奖令人瞩目,分别是台湾设计师林宏恩的产品设计作品《蓝晒浮洲:创意基地——产业孵化器》以及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生创作的数字多媒体作品《深海大饭店》。


台湾设计师林宏恩表示,这是他第一次来到昆山,希望未来有更多机会来昆山,与更多的设计师进行深度交流。《深海大饭店》是由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生程心、解怡龙、黄乐瑶、林泳茵共同创作。“我们结合成长经历,创作了《深海大饭店》这一故事,希望全社会对叛逆期的‘问题青少年’多一些关怀。”程心表示,目前她已与昆山签约,梦想即将从这里启程。


“昆山庞大的工业规模为工业设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设计成果转化市场,优秀的工业设计也将赋能企业品牌塑造。”华灿(昆山)设计中心总经理王轶霖说。设计难在产业化,也重在产业化,但华灿奖部分设计作品已经与企业达成合作。比如,由台湾科技大学萧学哲设计的速干雨衣,不仅风干速度要比普通雨衣快40%左右,而且与传统而又富有创意的北京“兔爷”元素完美结合,在经历了反复磨合后,已走向市场。


2022年,华灿(昆山)设计中心应运而生。王轶霖说:“伴随越来越多两岸青年的加入,设计中心除了帮助青年设计师将作品从图纸转化成实物,还会组织各类研学训练营、举办主题沙龙及论坛,并为台湾籍人才提供一站式创业就业服务,从而吸引更多台湾青年赴大陆、到昆山发展。


当前,昆山正凝心聚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聚焦人才所需所盼所求,致力营造“才来昆山更精彩”的宜居宜业城市环境。通过举办华灿青年设计节,昆山将用文创力量赋能产业创新,用文创纽带搭建两岸青年携手打拼、成就梦想的精彩舞台。同时,通过华灿青年设计节这一平台,让广大海峡两岸优秀青年设计师们认识昆山进而加盟昆山、扎根昆山,一同走好新时代的“昆山之路”。



品质再提升

引智聚才打造江南文化样板


城市发展、城市升级离不开文化旅游,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文化更是旅游的灵魂。


作为江苏首批省级旅游度假区,昆山旅游度假区聚集着“中国戏曲之乡”淀山湖、“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和“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锦溪,精致的小桥流水人家,蕴藏着丰厚的文化资源,按照“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方向,昆山旅游度假区着力塑造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城市生态空间、文旅空间,打造江南文化样板区。


为了让更多两岸设计人才深入参与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华灿奖推出定向主题征集参赛类别,从而促进华灿奖与地方文旅产业和教育、公益事业融合。据悉,第八届华灿奖定向主题为“东方湖区·领秀江南”,要求设计师将地域元素、历史内涵、建筑标志完美融合,从视野到记忆,展现昆山旅游度假区的文化历史内涵。此次定向主题共征集到作品4000余件,包括LOGO设计、文创设计、包装设计等。


一件件设计作品,蕴含着昆山独特的文化魅力。作品《赏味昆山湖》采用中国传统篆刻、昆曲文化元素,结合东方湖区特有元素设计了LOGO、宣传语和吉祥物。作品《一品湖韵的江南》采用乐器琵琶为外形,以波纹、古桥寓意把江南特色的水乡文化作为桥梁与世界沟通。作品《昆小鹿》以“昆”的开头字母“K”和一座山的形象为主体,二者进行形态融合,结合寓意鹿城的“鹿”的形象,再运用非遗文化苏绣进行修饰。


年轻人是最有创意的主体,也是城市创意活动和文化消费的核心力量。“我们此次征集的目标是将设计师的作品与昆山文旅发展结合起来,让参赛者们的创意设计更有目标感、更具可实现性,并帮助他们实现从作品到产品,从产品到商品的转化。”王轶霖表示,华灿(昆山)设计中心将进一步发挥优秀设计师人才孵化和优秀参赛作品成果转化作用,营造出昆山特有的城市文化氛围。


从2014年到2023年,“华灿奖”已走过9个年头。9年来,参与的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和机构百余所,青年近万名,作品近20万件。为此,本届“华灿奖”上还举办了“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作品展”,展出了第一届至第八届“华灿奖”部分获奖作品,涵盖作品近千件。


当你身处“华灿奖”现场,朝气蓬勃的年轻面孔尤其引人注目。“华灿奖”让一大批两岸年轻记住了昆山这座城市,吸引和聚集更多两岸文化、创意、设计领域青年人才,也搭建起了昆山乃至苏州文旅产业的新平台,为今后昆山文旅招商、拉动文化消费、发展文化新业态奠定了良好基础。



融合更紧密

让“创意+”在昆山有更多可能


作为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多年来,近六千家台企、十万名台胞赋予了昆山这座城市独特的人文风情。同时,作为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昆山连续18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首位。


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如何从“昆山制造”迈向“昆山创造”?文化、创意要素怎样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发展,成为昆山的必答题。


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才能引领发展突围。5月23日,首届华灿青年设计节举行。设计节邀请两岸专家学者,围绕元宇宙、工业设计、品牌塑造等主题,以主题演讲、圆桌讨论等形式,碰撞“昆山制造”+“创意设计”的智慧火花。


工业设计是产业链、创新链的源头,是科技与艺术结合产生的新兴生产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总工程师韩强表示,昆山工业基础雄厚,为工业设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希望昆山从科技创新、设计创意、品牌塑造等角度持续发力,助力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昆山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元宇宙产业在昆山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数字经济浪潮下,工业设计正演化为一个创新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昆山拥有强大‘硬件’基础,希望昆山持续加大人才、技术、生态等‘软件’培育,从而助力工业元宇宙发展。”台湾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曾俊儒说。


“昆山是一座制造城市,制造业正在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能否从创意设计角度找到照亮昆山未来发展的灯塔?”面对记者提问,台湾艺术大学原校长谢颙丞表示:“元宇宙应用是虚跟实的整合,昆山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雄厚的产业基础、优越的营商环境,发展元宇宙产业势在必行。”谢颙丞说,昆山是一座拥有厚重文化底蕴和现代工业超强发展的城市,希望昆山可以呈现更多软实力,从而提升城市品质品味、塑造昆山城市品牌新形象,大力推动“昆山制造”向“昆山创造”跨越。


一起拼、一起赢,共同谱写两岸融合发展的精彩乐章。在第八届华灿奖颁奖仪式上,“永不落幕的华灿奖”华灿(昆山)总部基地建设正式启动;“华灿奖”昆山发展三年规划发布;第八届华灿奖成果落地签约……颁奖仪式虽已结束,但昆山汇集海峡两岸创新资源、推动两岸青年融合发展的进程永不落幕。


相信凭借“华灿奖”这一舞台

一定能够吸引

更多优秀青年人才

来昆山创新创业

不断助推两岸

文化交流合作、传承创新、融合发展



统筹策划 | 史赛 陆娟 

融媒体记者 | 张田

责任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62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