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音乐经纪人沈叶跨行到有机农业后,2019年底,搬到昆山的她,又成为有机农场的一线农夫—— 低头种地,内心富足
小满节气将至,气温攀升,位于阳澄湖边上的悦丰岛有机农场旱作植物老种子保育区仍然生机勃勃。“疯狂的巴厘”等番茄品种正在拔节生长。大部分的小麦品种临近收获。在豆类区,来自全国各地的4名实习生和3名农场员工正在种植新一轮的豆子。
沈叶是悦丰岛有机农场的一名志愿者,她拿着摄像机仔细地拍摄了他们的种植过程,负责这些老种子的保育和记录。几年下来,她对所有作物的生长状况和特性如数家珍。她从寻找一颗好吃的番茄开始,逐渐成为有机农产品的消费者,组织者,现在又开始从事土壤修复、老种子保护、气候变化记录等工作,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了有机农业的发展之中。
沈叶出生于1984年,浙江安吉人。乡村生活对她来说并不陌生。“小的时候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环境山清水秀,吃的也是自己院子里种的菜。”但是随着年龄渐长这些情景在她的记忆中模糊了。
毕业后,沈叶在北京做了摇滚音乐经纪人,“这段时期过着表面上很光鲜亮丽的生活。有一天晚上我突然怀念小时候爷爷的菜园里种出来的番茄的味道。第二天去了很多超市、商场,但是都没有找到。”
这是沈叶开始接触有机农业的契机。一开始,她尝试在阳台上种番茄,但是刚长出来就被鸟吃了。她开始思考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忠实消费者。“我参与了市集的一些活动,成了志愿者。后来,市集邀请我做全职的组织者,30岁的时候就正式踏上了农业这条道路了。”对于喜欢开拓的沈叶来说,“有机农业就是农业中的‘摇滚音乐’,虽然小众但有意义。”
2019年秋季,昆山悦丰岛有机农场举办丰收节的时候,邀请她前来参加。农场的阿姨热情地介绍,这米是什么品种,怎么种植的。她备受感动,对有机农业的生产也越来越感兴趣。
2019年底,因为家人工作地点换到了昆山,沈叶因此有了成为一线农夫的机会。在兼顾其他工作的基础上,她每周一到两次到悦丰岛有机农场做志愿者。在农场里工作的阿姨看到这个年轻人常常充满疑惑:你年纪轻轻怎么愿意到田里生活?做农业很苦的。
“确实有点苦。育苗、播种、施肥、浇水、除草、收获、加工、销售,再加上气候的变化,每个阶段似乎都充满了艰辛。”沈叶确信这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她得到的是内心的富足。
沈叶对农场工作的参与越来越深入。她学习使用自然方法改良土壤的方式后,和技术员在农场进行实践。经过七个月的时间,土壤可以徒手挖到半米深了。旁边一个工作的老人凑过来看,连连赞叹:这个土真的好漂亮呀。
“别人可能觉得,不就是一个土吗,有什么好赞美的。其实,只有土壤足够健康,作物的免疫力才会提高,才能建立更加有活力的农业体系。”沈叶表示,这就是有机农业有趣的地方,做好它需要学很多东西,比如植物学、生物学、气象学、土壤学等。土地像一本百科全书,时时地滋养她的生命。
“你看,这个品种的豆子是从陆家镇的一家农户找到的,名字叫‘羊眼乌珠’。”沈叶介绍,“羊眼乌珠”的名字起得很形象,豆子一半黄色,一半黑色,看起来像是羊的眼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村民手中找到的老种子曾经都是深深植根在昆山这片土地上的。“周庄有一道菜品叫‘阿婆菜’,最早是采用一种叫‘黄籽菜不结球白菜’的菜薹做的。”沈叶感慨很多人已经不知道这些种子曾经在自己的祖辈中占有如此重要的位置。
农场承接了市农业农村局开展地方种质资源复育保种及开发利用项目,种植了包括水稻、小麦、蔬菜不同品类的206种老种子作物,每年种植后,收获的种子将放置在农场的种子库中保存。“这个项目以藏种于民、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以及食物品质多样化为目标。”沈叶表示。
除此之外,沈叶还参与了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发起的“生态农场与气候变化的调研(东部地区)”,用来自第一线的记录生态农业所要承受的压力。她印象最深的是,2021年春夏之交,下了48天雨之后,接着是27天的晴天。这对于露天种植、完全靠天吃饭的有机农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人在与大自然协作发展的过程中,总是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遗憾,有遗憾才是常态。但是能够参与到其中,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推动有机农业发展,共尝苦尽甘来的回甘,真的是件很有成就感并且骄傲的事。”沈叶笑着说。
融媒体记者 | 崔玉玲
责任编辑 | 葛自强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61404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