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美”的你!
为进一步弘扬无偿献血者无私奉献、行善助人的崇高精神,提前预热迎接第20个“世界献血者日”的到来,提高全体市民对无偿献血的认同感和参与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无偿献血事业的良好氛围,推动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深入,市文明办、市融媒体中心、市献血办、市卫健委、市红十字会以及市血站联合启动昆山市“第二届最美献血者”评选活动!
01投票时间
5月12日-5月16日
02投票规则
活动期间,每个微信ID仅能点赞1次,1次最多勾选10人。
以下为候选人简介
(按姓氏笔画排序)
01
凡丹
凡丹,男,1979年11月出生,工作于昆山科尔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06年的初夏,在昆山市正阳桥流动采血车上,凡丹第一次参加了无偿献血,那时的他并未想过此爱心举动将会风雨无阻地坚持17年。时至今日,他的献血量已累计达47200ml,连续三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后又被授予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此外,他也一直默默地参与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的服务工作,放弃了大量的个人休息时间到各个献血点为献血者测体温、倒水、指导健康征询表填写、介绍献血知识,非常耐心细致。他也会经常跟随流动献血车外出采血,参与现场志愿服务工作。凡丹说:“献血能治病救人,对自己身体代谢也有好处,这样利国利民利己的事情,趁年轻有能力时要多做。”
02
王林
王林,男,1984年3月出生,工作于南京市建邺保安公司。2005年3月,王林在上海完成了第一次无偿献血;2006年5月,他第一次捐献血小板;2007年1月,他又加入了中华骨髓库;2014年2月,王林克服重重阻碍,与红十字会签订了遗体器官捐献协议。截至2023年4月,王林先后在昆山等28个城市累计捐献全血、单采血小板228次。王林除了坚持参与无偿献血外,还会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多年来,他在献血车、献血屋累计参加志愿服务超过1800小时,宣传动员了1000余人参加无偿献血。此外,扶贫助学、捐款救灾也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他多次向红会、慈善基金会、网络公益平台捐款、捐物,长期坚持着自己的爱心奉献。
03
王红艳
王红艳,女,1974年11月出生,工作于南通天一消防工程有限公司。王红艳是新昆山人,2004年9月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到2014年8月开始定期捐献机采血小板。个人累计参加献血24次,其中全血2400ml,成分血24.5个单位。2007年11月,王红艳申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并于2009年6月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王红艳说:“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仅仅是挽救了一名患者的生命,更是重燃了一个家庭的希望之火。”2019年1月,王红艳和志愿者骨干们在市红十字会的帮助下成立了“昆山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服务队”。每到周末等节假日,总能在献血屋看到她为无偿献血及造血干细胞捐献做宣传的身影。目前,服务志愿者队伍已发展到了107人。王红艳说:“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希望!”
04
王建明
王建明,男,1970年8月出生,工作于华胤钢结构工程江苏有限公司。王建明第一次接触无偿献血是在2000年,他在一次血液科普中了解到医疗用血液做不到人工合成,只能通过健康的人群无偿捐献。他意识到“无偿献血”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便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加了无偿献血。在捐献血液的过程中,血站医生告诉他:适量的献血可以刺激骨髓造血能力,还能调节新陈代谢,增加免疫力。这让王建明原本忐忑的心平静了下来。那次献血后,他将“无偿献血”变成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个习惯。直到今天,他已参与了31次无偿献血,共计献血9300毫升,相当于2个成年人的全身血量。他特别喜欢一句名言:“今天的行动永远强于明天的承诺。”王建明坚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05
厉志坚
厉志坚,男,1977年3月出生,系润星环保中国有限公司的职工。厉志坚来自湖南的一个小山村,在企业主要从事消防管理工作。2003年6月的一次偶然机会,他迈出了无偿献血生涯中的第一步,当拿到献血证的那一刻,厉志坚感到无比开心。在往后的日子里,只要他有时间,就会预约参加无偿献血。一滴血,一片心,一份爱,这份执着他一直坚持了19年。已累计参加献血67次,总量达19000毫升,荣获市级、省级和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等奖项。厉志坚说,每一次献血都让他倍感欣慰,因为一个小小的善举,能给需要帮助的人一份温暖,无偿献血是一种爱别人、爱社会的无私表现,希望有更多的人去体会“献血无损健康,只要小小勇气”的真谛。
06
石强
石强,男,1992年12月出生,工作于苏州昆仑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2016年6月,在志愿者的介绍和引导下,石强了解到捐献血小板的重要性,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昆山市成分血献血志愿者俱乐部。自此之后,每当接到血站缺血招募电话,他就会第一时间前往献血屋捐献血小板。2021年3月,石强在苏州电视台看到一则报道,7岁小女孩不幸患上白血病,急需输注血小板,他随即便联系了俱乐部的志愿者们一起前往苏州捐献血小板,以血液和爱心来救助这名小女孩。2022年底,很多爱心人士感染新冠病毒无法献血,血液库存量急剧下降。石强心急如焚,只要看到献血俱乐部发出血小板捐献招募信息,他就会尽力抽出时间前往献血屋捐献。2022年12月,石强的姐姐在苏州的医院开刀需要输注血小板,他又赶赴苏州市中心血站为姐姐捐献血小板。截至目前,石强共计献全血1900ml,捐献血小板64次,先后荣获苏州市无偿献血奉献银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和金奖。
07
刘庆华
刘庆华,男,1968年9月出生,建大橡胶(中国)有限公司的管理人员。刘庆华的第一次无偿献血可以追溯到1998年7月,在深圳市龙华区完成的。2000年5月,他在昆山市正阳桥附近看到了爱心采血车,再次激起了他献血的热情。随后的岁月里,昆山成为了他第二故乡,血站也成为他长期奉献爱心的地方。25年坚持献血,让他累计献血量达到了22800ml ,先后荣获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铜奖和金奖。2019年,刘庆华加入了昆山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在参加献血志愿服务工作的过程中,他充分展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获得了昆山市人民政府的表彰,被评为无偿献血优秀服务志愿者。刘庆华说,他始终秉持“个人百次,不如百人一次”的信念,积极向大众宣传无偿献血的知识,持续奉献自己的爱心,不断为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08
朱瑞兵
朱瑞兵,男,中共党员,1970年10月出生,工作于昆山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他为人厚道,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热爱无偿献血公益事业。从1998年开始参与无偿献血,他已累计献血47次,其中全血5次1700毫升,血小板42次,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在参与无偿献血的同时他还加入了多个志愿者服务队,特别是在2022年抗疫期间,他加入了昆山碧水蓝天曙光志愿服务队,一直坚守一线,协助社区开展全民核酸检测工作,维护现场秩序。朱瑞兵说,公益无止境,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平凡小事,即不惊天也不动地,但爱心有情,大爱无声,他会持续在昆山无偿献血公益领域发光发热。
09
李桂安
李桂安,男,1979年9月出生,在南亚电子材料(昆山)有限公司工作。李桂安是一名退役军人,十五年前,他在上海火车站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无偿献血。回昆后,大润发爱心献血屋成了他定期参加无偿献血的驿站,至今已有近15个年头,累计无偿献血10000ml,先后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银奖和金奖,以及苏州市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银奖、铜奖。他热爱公益活动,除无偿献血外,还活跃在各大赛事志愿服务现场,驻守在各种急难险重任务的第一线。他始终秉承着“用可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的坚定信念,为更多有需要的人送去温暖,让更多的病患能够重获新生。
10
李敬
李敬,男,1986年10月出生,在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工作。李敬2004年首次参加无偿献血。 “当看见自己的血液可以帮助到别人时,是他最有成就感的时候。”李敬说,作为医务人员,他深知临床患者对血液的迫切需求,这个社会是需要大家互相帮助,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尽一份爱心。作为四院感染科的副科长,就算平时工作再忙,他仍把参与无偿献血作为自己的一份爱心事业坚持了下来。他想通过自己的行为让更多人少一份疑虑,多一份热忱。他的无私奉献让许多需要用血的病患转危为安,也让身边的人深受鼓舞。20年来,他共捐献全血12600毫升,先后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铜奖,抗疫先锋先进个人,昆山市百名优秀护士等荣誉。李医生说,在获得的这么多荣誉证中,他最为珍惜的就是那厚厚的一摞无偿献血证。
11
李婕
李婕,女,中共党员,1976年4月出生,工作于昆山邦融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00年大学毕业以后,李婕便在昆山爱心献血车上开始了她的献血生涯。值得一提的是,她是RH阴性A型血,俗称熊猫血。在得知自己的血型非常稀有之后,她毅然决然地加入到了昆山市稀有血型志愿者队伍。从开始的紧张忐忑,到中途的坚持不懈,再到后来的责任义务,李婕已经坚持了20多年。因为血型特殊,她需要在出现同型病患者需要输血的时候立即响应血站的招募。多年来,李婕献血量达到了4200ml,为多位稀有血型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她荣获了昆山市无偿献血奉献奖和江苏省无偿献血奉献奖。她说:“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除了有益健康,更多的是责任所在,生命诚可贵,爱心更珍贵。”
12
宋成
宋成,男,1973年12月出生,工作于中石化(壳牌)新北加油站。“生命需要阳光、爱心需要传递,献血无损健康,还能预防多种疾病”,这是宋成关于无偿献血的宣传语。自2005年2月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后,18年里,宋成不仅坚持无偿献血,还加入到了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团队。他活跃在各类社会公益站点,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和力量。在他的影响下,身边很多亲朋好友也加入到了无偿献血的队伍。他曾多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银、铜奖,也荣获过江苏省、苏州市和昆山市无偿献血奉献奖等奖项。截至目前,他累计捐献全血和血小板102次,其中全血6200毫升,血小板84治疗量,为大量失血患者送去了生的希望。满腔热忱,大爱无言,十多年来,宋成的善举影响和带动身边越来越多的人一起参与无偿献血,他真正做到了用爱心传递爱心,用实际行动点亮生命之光。
13
庞涛
庞涛,男,中共党员,1978年11月出生。庞涛在昆山累计献血已有50次,献血量达12700ml,获得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荣誉奖银奖 。他也是昆山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的副队长,多次参与了无偿献血大型宣传招募活动。多年来,庞涛主动放弃了陪伴家人的时间,积极参与到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中,几乎每次的无偿献血宣传活动都能见到他的身影。对于无偿献血的宣传招募工作,他经验丰富,并始终做到尽心尽力,累计参加无偿献血志愿服务超1900小时,荣获了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三星奖。他的公益精神感染了周围很多人,他的许多朋友也相继成为献血达人。庞涛说:“我选择,我无悔,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14
姚青芳
姚青芳,女,1969年11月出生。在无偿献血这条道路上,来自高新区的姚青芳已经走过14个年头,“只要我身体健康,我愿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关于姚青芳的献血故事要从2008年说起,那一年姚青芳父亲重病,生命垂危,幸好及时输注了志愿者们无偿捐献的血液,老人才转危为安,这件事对她触动非常大。于是在当年12月的一天,她毫不犹豫地跨进了昆山市血站大门。自那以后,只要献血间隔期到,她就会第一时间去捐献血小板。截至目前,姚青芳的总献血量已达31900毫升,荣获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16年,她加入了“昆山市无偿献血之家”宣传服务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市民宣传无偿献血的政策与益处,让更多的人了解参与无偿献血。2022年6月,昆山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向姚青芳颁发了“昆山好人”奖。
15
高海
高海,男,中共党员,1978年10月出生,工作于昆山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高海和朋友在苏州观前街游玩时看到了爱心献血屋,两人相互鼓励着完成了首次无偿献血。捐献过程中采血护士耐心周到的服务让他们消除了紧张的情绪,事后也发现自己的身体没有任何不适,于是他有了第一次快乐献血的体验,从此便与无偿献血结下不解之缘。无论什么时候接到血站短信,无论多忙,高海也会努力挤出一点时间去参加献血。在他的影响下,许多朋友、同事都参加了无偿献血,甚至大家见面时打招呼都在说:“啥时候一起去献血?”高海说,无偿献血是一项公益活动,可以拯救生命,同时献血也是一种健康储蓄,自己和家人都可以免费用血,何乐而不为?
16
贾跃刚
贾跃刚,男,中共党员,1977年9月出生,工作于浙江宁波卓凯婴童用品有限公司。贾跃刚也是昆山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的长期志愿者。2016年5月,他的母亲因肠道出血住院,输血近10000毫升,后又因手术急需输注血小板,在众多无偿献血者齐心协力的帮助下,他的母亲战胜了病魔,成功挽回生命。从此以后,贾跃刚也开始捐献血小板,用他的话说,母亲的性命是大家救的,我要回报社会。他的手机从不关机,只要临床有需要他都会毫不犹豫的在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至今,他已成功捐献血小板148次,累计献血32100ml,多次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19年7月,贾跃刚与两位小伙伴一起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实现同一地区3人同时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先例。这样特殊的捐髓事迹在全国也是首次,成就了3人同行,四州联动的髓缘佳话。
17
秦雪林
秦雪林,男,1966年12月出生。2000年9月,秦雪林当时上班的工厂组织了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他觉得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就报名参加了。后来他了解到在本市正阳桥附近长期有流动献血车停靠,就开始坚持每年前往采血车参加1-2次无偿献血。2008年至2011年上半年,秦雪林因身体原因无法再参加无偿献血,但他对公益事业却一如既往地热心和执着,积极报名参加了多项志愿服务活动,包括昆山市徒步志愿保障活动、昆山市自行车比赛志愿保障活动、疫情期间志愿保障活动等。后来经过体育锻炼、合理饮食,秦雪林恢复了健康指标后再次成功献血。截至目前,秦雪林已累计献血27次,献血总量达9100毫升。秦雪林说,参与无偿献血和志愿服务让自己感到快乐,他将继续践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奉献精神,用实际行动支持无偿献血公益事业。
18
黄芬芬
黄芬芬,女,1989年3月出生,工作于鸿准精密模具(昆山)有限公司。2009年的一天,她走进了大润发献血屋,在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下,完成了人生第一次无偿献血。至今她献血已有20次,总量达7900毫升,点亮约39人的生命之光。在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她不仅积极参加无偿献血,还在抗疫志愿团队中化身无偿献血宣传大使,为市民提供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咨询。在公司多次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中,她以亲身经历鼓励同事们积极参与献血,带动着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无偿献血团队。黄芬芬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想到自己的血液能救活别人,就感到非常快乐。同时她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无偿献血大家庭,让昆山这座城市更有温度。
19
管阿明
管阿明,男,中共党员,1965年5月出生,工作于巴城镇司法所。26年前,管阿明在乡镇上从事爱国卫生工作时就接触到了无偿献血,从此便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每年他都会组织各村、居委会、企事业单位开展无偿献血活动。26年间,虽然他的工作岗位换了又换,但参与无偿献血从未中断。中间有几年,因身体原因无法捐献血液,管阿明便开始参与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但是他并没有放弃献血,为了能继续献血,他坚持骑车、游泳、跑步,最终身体恢复健康,再次参与到无偿献血者的队伍中来。他不仅积极支持昆山的无偿献血工作,也热心于其他公益事业,先后加入了昆山市红十字救援队、昆山蓝天救援队、中国老兵赛道急救队等诸多志愿服务组织。疫情期间,他坚持参与无偿献血和志愿防疫。20多年来,管阿明先后荣获了昆山市、苏州市和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以及昆山市最美志愿者等奖项。截至目前,他个人累计捐献全血2400毫升、血小板78个治疗量,共为90余人点亮生命之光。
20
瞿辉
瞿辉,男,1966年1月出生,工作于昆山久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04年以来, 瞿辉累计献血42400ml,先后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3次金奖和终身荣誉奖。他多次前往苏州地区的各个血站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捐献血小板,为患者的家庭送去希望。瞿辉说,自己经历过因为疾病而失去亲人的痛苦,知道血液对一个生命垂危的患者来说多么重要。他曾写过一片文章《愿做一缕阳光,温暖和照亮他人》,发表在苏州血站的微信公众号上,文章充分体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获得了江苏省无偿献血宣传月征文比赛一等奖。在他的文章中说到,血液是生命的源泉,每一袋血液都是献血者无私奉献的爱心,是一份挽救生命的礼物,是一次对生命的接力,他愿做一缕阳光,继续温暖和照亮他人。
点击以下原链接
拉至文末进行投票
为你心中的“最美献血者”点赞
▼
今天,昆山市“第二届最美献血者”公众评选正式开启!
我们,行走在同一座城市
献血,让你我血脉相连
致敬每一位为爱挽袖的你
用热血和行动温暖他人
来源 | 昆山献血
校对 | 朱欣琛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60642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