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十佳案例】发力打造“对台合作第一城”!昆山以措施创新助台企“深扎根”
多亏了台办奔走牵线,短短十来天,就帮助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
日前,硕兴金属制品(昆山)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恒嘉见到前来走访的台办工作人员,他连声表示感谢。硕兴金属在昆山发展近20年,梳理企业这些年享受到的各类优惠政策, 郭恒嘉不由得为昆山营商环境竖起大拇指。
硕兴金属的经历,只是台企扎根昆山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昆山市台办坚定秉持 “两岸一家亲”理念,持续擦亮“724cheers”台商台胞服务品牌,致力提供优质、高效、全流程服务,全力解决台商台胞遇到的经营资金不足、疫情期间往返不畅以及子女教育入学等难题,发力打造“对台合作第一城”。
▲2023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服务台资企业座谈会
资金是企业运行的血液,能否正常循环流通,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近年来,我市特别推出“昆台融”产品,进一步加大金融扶持力度,解决台商台企特别是中小台企的融资难题。在此基础上,市台办联合财政局、金融办进一步拓宽信贷产品“昆台融”范围,将受益群体从台资企业扩大至台湾居民个体工商户。同时,全国首笔台资企业数字人民币贷款成功在昆山落地,实现了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的首创性突破。截至4月20日,昆台融累计提款21.64亿元。
艰难时刻更显责任担当。去年受疫情影响,企业面临人员流通、物流运输不畅等问题。面对台企迫切需求,市台办及时梳理情况,并与交运局、卫健委和台协会等部门携手,开设台胞返台送机“直通车”,先后组织10批次团,累计帮助856名台胞顺利经沪返台。同样受疫情影响,台籍考生赴考之路困难重重。市台办收到市台协会和台商台胞求助后,第一时间提请上级部门,迅速开展护考行动,逐一对接机场、途经城市和考点城市,实行“点对点”闭环管理,成功护航133名台籍考生悉数顺利走入考场。
▲开设台胞返台送机“直通车”
作为昆山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昆山台资规上企业工业产值已迈上5000亿元台阶,在累计批准设立的5814个台资项目中,有2634个项目选择了持续增资。不难看出,在昆山服务的滋养下,台企正以十足的信心,加码昆山发展。昆山也将牢牢把握昆山试验区扩区、金改区获批等发展机遇,通过昆台两地持续合作交流,不断加大对台产业合作力度,并围绕“2+6+X”新兴产业布局,聚焦元宇宙等领域加大高端项目招引力度,努力再造一个以两岸合作为特色的新兴产业集群,让昆台融合的基础更加坚定、建设基石愈发稳固。
市台办主任 万皓铭
如今,昆山不仅是台商台胞创业、生活的高地,也是台商台胞的精神家园与圆梦天堂。
昆山将持续擦亮“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打造“724Cheers”台商台胞服务品牌,研究出台《关于打造台湾同胞就业创业“首选地”的若干措施》,建设昆山市台胞台企“站式”服务中心,构建台胞就业创业“首选地”;全力打造台商大陆“精神家园”,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来加强昆台交流交往,为台商台企扎根发展、创新发展、永续发展提供最优环境。
融媒体记者 | 张田
供图 | 张田
责任编辑 | 刘文琦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59295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