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高峰的近旁
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作家形象是由多种混合因素构成的,他是一个写出《乞力马扎罗的雪》《大双心河》《杀手》等一批精美绝伦短篇小说的作家,也是那个写了《太阳照常升起》长篇杰作的作家,还是牛气冲天的老人圣地亚哥(《老人与海》)的缔造者、“冰山理论”的践行者……更令人瞩目的是海明威不是传统意义上待在书斋里或象牙塔里的文人雅士,围绕着写作,他的生活可谓活色生香、如火如荼,钓鱼、打猎、斗牛、拳击是他的运动,雪茄、美酒、海滩、美女也是他日常的标配,他多次上战场,光荣负伤,亲历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他经历过许多人只能在梦中遭遇的“激情燃烧的岁月”。诺贝尔文学奖的加冕使他的声誉如日中天,他享受着世俗生活的“喧哗与骚动”。他是硬汉,他有侠骨柔肠,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偶像。作为作家,在大众眼中,他享有超级明星的殊荣。
同时代人威廉·福克纳清晰地看到海明威的表演性,也对他的作品有一针见血的评述。他赞美《老人与海》:“时间会显示这是我们当中任何一个人(我指的是他和我的同时代人)所能写出的最优秀的单篇作品。”又指出,“他发现了上帝,发现了一个造物主……”同时,福克纳敏锐地洞悉到海明威写作中的巨大弱点,“迄今为止,他笔下的男男女女都是自己形成的,是用自己的泥土自我塑造成的;他们的胜利与失败也都掌握在每一个对手的手里,仅仅为了向自己、向对手证明他们能做到何等的坚强。”这使奉行斗争哲学的海明威气急败坏,从此就大骂福克纳是一个“南方的乡下佬”“坏种”。1961年7月2日,在爱达荷州凯彻姆家中,海明威举起双管猎枪,饮弹自尽。第二天,远在密西西比的福克纳就说:“海明威抗议得太多,他表现出的无畏与男子汉气概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伪装。”福克纳虽不厚道,但其目光如炬,敏锐而刻薄地揭示了海明威身上的伪饰性,“压力下的风度”也不过是一种伪装而已,作为一名作家,海明威过分强调了自己的外在形象,而不是全身心地“蟹居到自己的作品”之中——用爱与怜悯获取写作的不竭源泉。《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作家哈里“爱太多,要求太多,而为此心力交瘁。” 海明威何尝不是如此呢?令人遗憾的是,作为20世纪作家,海明威要击倒的作家中没有卡夫卡,没有普鲁斯特,没有乔伊斯,无疑限制了这座山峰的高度。
诗人更容易看清楚小说家的面目。由于语言简洁凝练、有意与无意的留白、“冰山”沉默移动式的表达方式等风格化耀眼的写作实践,海明威赢得了众多诗人的青睐,华莱士·史蒂文斯以为海明威是“最重要的在世诗人,就非凡的现实这样题材而言”,即便前者被后者狠狠地暴打过一顿。
但是,如果仅仅从文学的角度考量,从小说本质的内部来考察海明威的话,我以为他最恰当的定位是短篇小说写作领域里“卓越的匠人”。《乞力马扎罗的雪》《白象似的群山》《大双心河》《杀手》《一天的等待》《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在异乡》《山梁下》《世界之都》《世上的光》《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而幸福的生活》《雨中的猫》《印第安人营地》等这样一批短篇小说就足以奠定他20世纪世界一流小说家的地位。哈德罗·布鲁姆断言,从某些方面看,海明威的永久正典地位似乎毋庸置疑,美国现代小说必定永久流传下去的作品将包括海明威两打以上的短篇小说。我提及的这些小说则是这些将“永久流传下去的作品”中的精品——它们是代表海明威作为“卓越的匠人”而存在的小说艺术品。在海明威那里,这些小说就像尼克钓到的一条条好鳟鱼。海明威是一个擅于在森林里发现猎物的猎手,他嗅觉灵敏并有耐心寻找到适合他的题材,弗兰克·奥康纳批评他搞的都是“小艺术”。纵观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的写作题材,我们也不难想象福克纳的批评态度。这是艺术上的大小之辨,也隐含着高下之别。
《乞力马扎罗的雪》初稿中,青年作家哈里这样想:“关于他小时候待过的地区,他写得相当不错。是他当时能达到的最佳水平。”没错,“哈里”就是海明威。那个地方是海明威小时候度假的密歇根州,回忆中自称为“尼克·亚当斯”。海明威曾经出版过一本《尼克·亚当斯故事集》,几乎囊括海明威早期大部分精湛的短篇。哈里要死了,但是他希望到白雪皑皑的雪山之巅实现他的愿望,小说开头就说:“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风干冻僵的豹子尸体。豹子到这样高的地方来寻找什么,没有人作出解释。”作为作家,哈里要攀登顶峰,而顶峰就意味着成为雪山上的豹子,必然面临死亡的境地。这也是海明威一生写作境遇的隐喻。《在异乡》中,那个少校——最杰出的击剑手——的手被战争毁了,同时他必须忍受失去爱人的巨大悲伤。时代摧毁了少校的双手,也摧毁了他的精神世界。作者海明威的手能否紧紧握住那只笔呢?他做到了,他也是“最杰出的击剑手”,他击中了人性中最为幽暗的部分。
强烈的海明威风格给后来的小说家都上了一课,就是个人风格将左右讲故事的方式,将掌控文本的整体性图景。在某种意义上,海明威塑造了20世纪短篇小说的一种叙事方式。
圣地亚哥是一位失败的英雄,面对浩瀚的大海,人类的悲悯和勇气从与大自然的搏斗中升起,他涌起了对大海的柔情,对命运的谦卑,对微不足道的小鸟的悲悯……在那些柔软而博大的时刻,失败硬汉海明威也享有悲悯的光芒。
作者 | 育 邦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54559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