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条公交线路优化!昆山全力推进公交轨交“两网”融合

03月21日 18:24


轨交11号线

6月将开通初期运营


当方便快捷的轨道交通

“遇”上四通八达的城市公交

如何让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记者从市交发集团获悉

轨交11号线为中轴我市将优化调整约40条公交线路,推进公交轨交“两网”融合,力争用无缝接驳和高效换乘为市民出行“加速度”。



轨交11号线的布线与我市城市发展和结构相适应,11号线覆盖的前进路是我市东西向的主要廊道,串联了我市西部片区、中心主城区及东部片区,并进一步对接陆家、花桥,衔接上海轨交11号线。以轨交11号线为中轴,我市将逐步构建以轨道交通为脊梁,常规公交为主体,公共自行车为延伸、出租车为补充的多模式、一体化的公共交通体系。


昆山交通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助

昆山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平

此次优化调整公交路线将按照“强化换乘、优化衔接、适度重合、逐步调整”原则,加强公交与轨道的衔接,促进轨道、公交的双向喂给。



强化换乘

加强公交系统内部各层次线路之间的换乘,引导公交运输组织线由以“线”为主向以“枢纽”联线转变,提升公交系统服务效率,支撑城市中心功能片区空间扩展。共计划在11号线沿线规划建设地面公交首末站12处,为轨道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换乘提供便利。


强化衔接

加密轨道沿线区域公交支线和微循环线路,提升公交覆盖率及服务水平。

对于共线较长的公交线路进行截短或局部调整

对于弱接驳的公交线路进行延长或局部调整

跟据形态特征加强与轨道的接驳联系,进行延长或走向调整


适度重合

公交线路站间距小,线路服务更加灵活,较轨道交通有一定优势,保留部分重合线路,避免“一刀切”式调整,对于运营历史长、客流量大的线路优先保留


逐步调整

按照先增后调、循序渐进、场站同步的原则实施轨道配套公交的优化调整。优先实施新增线路、接驳线路,充分发挥公共交通整体效能。竞争性线路“慢半拍”实施,充分结合轨道运营后客流变化,合理实施调整。场站作为公交布线的基础,场站与线网调整保持同步



目前

在轨交11号线公交线网配套框架下

结合东、西部医疗中心的启用

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已经完成了部分公交的优化调整

西部医疗中心配套线路由13条增加至15条,新开公交微巴8号线,调整117路对接西部医疗中心;

东部医疗中心配套线路由6条增加至9条,延伸26路、213路衔接东部医疗中心,优化微巴4号线,加强周边居住片区覆盖范围。


昆山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晶

东、西部医疗中心将成为我市东西两侧重要的交通客流节点,全市多数区域通过配套线路或进行一次换乘(含轨道)的方式均可抵达东西部医疗中心。



此外

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将

●结合客流需求,针对与轨道交通衔接紧密的干线、主线,通过末班延时,增加服务时间,方便换乘;

●更新投运40辆纯电公交车;

●推出定制巴士、社区微循环公交等提供“门到门”特色服务;

●逐步将公交运行时速提升至24公里每小时,到站准点率提升至95%以上;

●完成前进路沿线74处,青阳路34处、长江路62处公交站点升级改造;

●在客流集中的公交站点增设电子站牌,方便群众提前规划和了解等候实践,提高出行效率。


融媒体记者 | 段晓芳

供图 | 段晓芳

责任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52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