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八年,四星级!

03月18日 14:08

由苏州市林业局组织的

2022年度全市湿地公园

建设管理考核评估结果出炉啦!

天福国家湿地公园

在全苏州已建成的21个湿地公园中

荣获四星级评定!

这也是天福国家湿地公园

连续第八年获得此荣誉




天福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花桥北部,总面积8平方公里,属于以永久性水稻田为主体的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复合的生态系统,于2013年底获批进行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2018年完成国家级湿地验收评估,并于2020年完成复评。2021年,天福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修复项目成功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2022年,天福国家湿地公园紧紧围绕区“十大提升行动”目标任务,坚持民生导向,强化湿地生态修复和保护,健全湿地科研监测体系,丰富科普宣教载体,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湿地修复有成效

自建设以来,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始终把湿地保护修复放在首要位置。2022年,系统实施了湿地文化宣教园栖息地微地形营造、水位调控、植被管理、河道清理、建设小型水闸和简易泵站等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在巩固修复成果的基础上,对恢复重建区开展精细化管理。

▲水鸟栖息地管护项目

▲植被清理

▲建设小型水闸

▲水位调控




2022年共计开展鸟类调查30次,记录到新增鸟类4种,分别为小田鸡、灰树鹊、普通秧鸡、小太平鸟。截至2023年2月,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共记录到鸟类已达216种


▲新增鸟类:青头潜鸭

▲新增鸟类:小田鸡

新增鸟类:小太平鸟

新增鸟类:普通秧鸡


科研监测有提升

天福国家湿地公园设有84个生态监测点,监测项目包括水质、气象、空气质量、土壤和动植物资源等。近年来,连续的监测数据对比显示,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区域空气和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作为水泥丛林中的一方“绿洲”,俨然成为了花桥名副其实的“生态绿肾”。

水质监测实验




2022年天福国家湿地公园结合实际,积极实施智慧建设项目,设置11处鸟类监测云台点位摄像机,采用高清云台摄像机进行日常鸟类观测来获得鸟类种群状况与发展趋势,为高质量开展湿地鸟类科研监测、科学研究及鸟类栖息地管理和维护奠定基础。



科普宣教有突破

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创新自然教育课程方案,推动更多青少年走进自然湿地学校,携手花桥金城小学共同开设“第二课堂”,对五年级语文教学课程《白鹭》进行了内容深化,通过理论教育与现场观察相结合,让同学们在课程学习后对白鹭的特征及习性进行实地观察,不断满足“双减”政策背景下社会家庭日益增长的自然教育需求。








此外,天福国家湿地公园每年还开展学生假期的“第二课堂”,根据公园的实际,开设不同主题的夏令营、冬令营课堂,让花桥及其周边的青少年享受更加多彩的假日。


▲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夏令营:湿地观鸟

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夏令营:水生动植物调查

▲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夏令营:国际交流


来源 | 昆山生态环境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5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