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高新区:“低碳”为翼,向“绿”而行

03月16日 17:39


近日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

2022年江苏省绿色工厂名单

(第三批)

高新区昆山长鹰硬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福伊特造纸(中国)有限公司

优德精密工业(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4家企业上榜

在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系

能源与资源投入、环境排放等环节

4家企业均高分通过

  

截至目前,昆山高新区共有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8家省级绿色工厂,在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绿色转型方面发挥叠加作用,持续释放绿色低碳发展新活力。


▲丘钛微电子


昆山高新区早在建区之初就明确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曾入选江苏省低碳经济试点单位,并于2021年成立昆山高新区推进低碳发展工作领导小组。2015年以来,昆山高新区在保持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总体保持下降趋势,年均下降2.3%。2021年以来,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前沿硬科技,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先进计算等绿色低碳产业项目,昆山高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下降,两年减少排放38万吨


“碳”路前行,向“新”出发

聚力绿色变革

做好“双碳”文章

这就是昆山高新区

助力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喜人成绩

  

向“新”出发

数智技术赋能低碳转型


走进位于昆山高新区的牧野机床(中国)有限公司,只见现代化的绿色车间干净整洁,多台大型自动化设备有序运行、协同作业,车间内生产进度、质量效率及综合效率等数据,实时显示在大屏幕上……

  

▲牧野机床


“制造业的绿色发展,本质上是通过提高制造过程效率,以更小的消耗和排放来实现同样或者更大的产出价值。数字化改造是我们提质增效、低碳发展的关键之举。”牧野机床(中国)有限公司事务部总经理办姜敏敏介绍。该企业是昆山高新区向“绿”而行代表之一。

  


自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后,科技部于2021年1月印发《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1年6月8日,科技部火炬中心牵头发起《国家高新区“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宣言》,推动高新区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科技解决方案。



科技创新赋能

激发绿色低碳发展新动力

已成为昆山高新区

低碳发展的最大底气和最强动力

  

2021年,国网昆山市供电公司、国网苏州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与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合力打造昆山首个碳中和示范工厂,建成后每月能耗支出有望节约500万元。

  

围绕“双碳”方向

昆山高新区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积极探索布局

新能源动力、重力储能、钙钛矿等领域

  

作为一家从事重点开发、推广建立适用场景新能源汽车智慧换电能源站的科技企业,苏州多能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2021年被昆山高新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低碳发展氛围吸引,随即落户昆山阳澄湖科技园。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该企业就申请了80多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我们看准了昆山高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大力发展相关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公司副总经理李华说。

  

腾笼换鸟

拓展低碳发展新空间


2022年度昆山市小微特色产业园认定名单近期公布,昆山高新区启发产业园获得三星级小微特色产业园认定。从原来的群租厂房、散乱污园区到改造升级、专业化运营,再到获评昆山市星级小微特色产业园,启发产业园在昆山高新集团有限公司支持帮助下,通过几年努力,实现了华丽“蝶变”,跃上了速质双升、绿色发展的新台阶。

  

▲启发产业园


改造升级前,园区产值不足3000万元,通过成功引入一批优质企业,目前园区年产值近19亿元,但园区能耗却没有较大幅度增长。“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把智慧和绿色贯穿园区发展之中,在启发产业园打造智能家居、智能穿戴产业园。”启发产业园常务经理朱根华表示。



国家批准建设12年来,

昆山高新区土地开发强度已达68%,

在用地饱和、发展空间有限的难题之下,

如何实现“双碳”目标?


昆山高新区给出的答案是:


以腾笼换鸟、筑巢引凤作为绿色发展的第一抓手,坚持低碳转型、绿色发展。一方面,对老工业园进行转型升级;另一方面,通过建载体、建园区,吸引像新能源、生物医药、先进计算等符合绿色低碳发展要求的产业项目落户。


新年伊始,昆山高新区宣布打造“4+6”特色专业创新园区,稳妥推进全区工业园区“二次开发”,在持续巩固主导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不断拓展绿色低碳发展新空间,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进行到底。

  

只有产业结构变“轻”

发展模式才能变“绿”

经济质量才能更“优”

  

向“绿”而生

绿色低碳成为生活方式


航拍机腾空而起,飞驰在昆山城南上方,南淞湖畔碧波荡漾,郁郁葱葱。但最吸引眼球的,无疑是那座高高耸立的建筑——通力电梯测试塔。

  

▲通力电梯


白天,一块块光伏发电面板在厂房顶部熠熠生辉,年发电量超300万度,约占企业总用电量的30%,剩余的电力缺口,则通过采购绿电补上;晚上,一盏盏LED灯让园区灯火辉煌,1万多盏LED灯每年可节约100多万度电。早在2021年,通力昆山工业园就已在公司运营上实现了碳中和目标,园区用上了100%的绿电,并赢得多项绿色认证。2022年,通力实现工业产值244.7亿元 ,不仅“含金量”十足,“含绿量”更高。

  


走在昆山高新区里

“绿色”显得如此平常


你可以在昆山首个低碳主题公园——玉湖湿地公园观鸟赏花;

也能在昆山城西氧吧——森林公园慢跑骑行;

在绿化达标率100%的主干道路上,新能源公交车穿梭如织

……


一幅绿意盎然的

生产生活画卷

正在昆山高新区徐徐展开

  

▲玉湖湿地公园


2022年,昆山高新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1.3%,低碳发展正给这座现代化园区持续释放生态红利。昆山高新区还积极探索绿色城乡建设新路径,昆山杜克大学海绵项目入选国家海绵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建成江苏省首个海绵示范基地——“海绵城市产学研创新示范基地”。2021年8月,昆山高新区完成绿色发展五年行动方案编制,争创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示范园区。


如今

“高”“新”发展初见成效

点绿成金已然成为现实

“绿色”的种子在这里播撒

低碳之“笔”在这里描绘

在昆山高新区这片热土上

绿色低碳“新”火已经点燃

正以前所未有的爆发力

向“绿”而生、向“绿”而行


融媒体记者 | 汤天伦 吕科

供图 | 吕科

责任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5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