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一度】昆山:风景无界,幸福无限!

03月05日 21:17

城市公园

如何对人更友好、让生活更美好?

昆山答案来了。


新近开放的昆山城市公园,伴随闪烁的设计灵感,呈现出风景无界、幸福可及、城市更新的唯美画面:一扇门变N条路,边界空间全部打开,满园风景触手可及;“一湖、六岛、双环、十景”,空间新格局让公园永不老、城市更年轻;“水下森林”净化景观湖水质,城市倒影也成打卡地;空中绿环穿梭于树梢、草坪、水面之上,你在看风景,你也是风景,平面之美变立体之美;“彩薇”“影樾”驿站依山傍水,一句昆腔、一杯咖啡,尽显无限惬意……


▲昆山城市公园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昆山持续推动“城市公园”向“公园城市”转变

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一系列微更新微设计

更是让“人民城市”

容颜常新、温度常存、魅力常在、幸福常伴!


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推窗见绿、开门进园。

这不是“规划图”,而是“实景图”


昆山市城市生态森林公园是城市的“绿肺”,但因为过去公园只有一个南大门,进出游园相当不便,游人高峰期间给马鞍山路交通造成压力。近几年,公园通过开展“共享的绿色公园”改造,陆续开通西、北、东三个出入口,实现公园与周边城市用地的对接。与此同时,公园串联城市绿道系统,通达性设计使资源实现共享的最大化。开放和共享,也让森林公园功能不断拓宽,成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昆山首家健康主题公园等。


▲昆山市城市生态森林公园


亭林园是昆山公园的“元老”,因为“亭林”二字,会让人油然而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美丽风景与历史人文兼具。为了让亭林园美景融入城市,昆山不断拆除其周边“围栏”。建设的河心岛北跨桥、西跨桥进一步连通亭林园与叶荷河、张家港河两岸公共空间;南大门不再是亭林园唯一的出入口,周边市民可以从北侧、西侧通道从容出入赏景休闲。


▲亭林园


去年5月,位于古城路与虹祺路之间的庙泾河中央水廊一期项目完工。这座总长约3.8公里的大型生态公园,周围分布杜克大学、智谷小镇,住建部门将慢行系统、海绵城市、休闲配套等功能融入场地,创新打造服务科创园区及城市社区开放空间,成为国内外高净值人群“呼朋唤友”的集聚区。这处生态、生活相融的水廊,不仅风景优美,其间的活力步道更是入选了2022苏州十大民心工程。


▲庙泾河中央水廊一期项目


目前

昆山全市构建起完整的

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

“三级公园体系”

建成面积超5000平方米

公园绿地216个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4.9平方米


美好总是相伴而生,幸福总是结伴同行。在人们无限亲近自然的同时,昆山悄然形成的一个个15分钟生活圈、健身圈、服务圈,“慢生活”理念也在这片土地上扎根,让大城市生活更有“大”的样子。


让城市更有“设计感”


规划引领未来,设计改变生活

看乡村的晨昏,品飘香的咖啡

在“骑马道”上享受田园风光和溪湾流淌

当一个传统的江南小村

变身“淀湖原点”景观

你不得不惊叹设计师的神来之笔


位于锦溪镇顾家浜村袁家甸自然村,由昆山市委市政府创造性推出的生态链条工程——“昆山之链”首链段即从此处开启。常驻袁家甸的雄大设计营,正从全国各地引入一批批高端设计团队,在昆山南部水乡,精心设计打造世界级江南水乡湖链,呈现“最江南”风景。


▲“昆山之链”


城市会老,公园也会

唯有不断融入精彩的设计灵感

才能让城市经得起品、耐得住看

从而也更加宜居宜业


2021年,“昆山设计工作营”活动启动,创新提出打造昆山之链慢行环线,整合南部水乡丰富的湖荡资源和生态岸线,打造串联“最江南”的城市与郊野之链,雄大设计营进驻昆山旅游度假区。去年11月12日,昆山市政府联合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建筑学院及美国贝依多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德国珮帕施城市发展咨询等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共同发起的2022“元点设计论坛”暨大师联创工作营,曾深度参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40多位设计界专家学者齐聚昆山,凝聚设计力量,为昆山勾画现代化大城市的美好实景出谋划策。


△昆山之链(恋)慢行环线工程


汇聚大师智慧

昆山城市功能亮点频现


名动天下的“玉山雅集”,是元代规模最大、举行时间最长、参加人数最多的雅集。2021年7月,重现“玉山雅集”胜景的田园乡村建设项目——位于巴城镇绰墩山村区域的小桃源揭开面纱,崔愷院士团队对“玉山雅集”的诗词进行解读,利用改造的建筑空间来恢复元末昆山才子顾阿瑛用心血营造的昆山最大私家园林“玉山佳处”的绝美意境,成为我市乡村建设的又一颗“明珠”,也成为市民休闲交流的绝佳场所。


▲小桃源


为了营造公园更多绿色空间,一些配套设施也凝聚大师心血。位于森林公园内的苏州首个地下筒仓式智能停车库,现已是一处网红打卡点。在钱七虎院士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在全国首次采用可控式沉井施工技术,深入地下17.85米,共设置4层地下机械车位。原先只能停3辆车的占地面积,改造完成后可提供48个车位,打造了公园共享的又一新样板。



▲地下筒仓式智能停车库


随着昆山进入大城市的序列和全面融入“大虹桥”,“城市会客厅”等项目也在启动和设计。汇聚全球的设计灵感和智慧,将助推昆山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鲜明特色和影响力的开放创新之城、智慧生态之城、人文魅力之城、和谐幸福之城。


每一处无闲笔

每一处都精心卓越

设计感满满的昆山

彰显了“城市美学”和“发展哲学”

孕育了强劲的“城市软实力”



转角就能遇见美好


近日

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新增保护单位名单公布

昆山“撂石锁”技艺是唯一上榜的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

这项非遗项目发扬光大

竟与一个“口袋公园”紧密相关


同丰路与青阳路交叉口,原本平平常常的一片绿地,在“口袋公园”改造中,开辟了篮球场、石锁训练场等。每当夜色降临,在明亮的路灯映照下,石锁“练家子”们就聚在一起切磋技艺,在欢声笑语中锻炼了身体,也传承了悠久的非遗文化。


▲石锁训练场地


精雕细琢的城市之美

渗透到昆山的每一寸肌理


昆山以活力街巷、魅力街角、艺术建筑等9大空间元素为改造类型,通过“针灸式”设计理念,把绿化建设与区域更新改造、宜居城市建设相结合,植入服务功能和文化元素,让群众更便捷、更舒适地享受绿色空间。2022年,昆山打造“昆小薇”项目60个、“口袋公园”40个,让城区小微公共空间变身为居民“家门口的公园”。今年,昆山计划新建口袋公园50个、“昆小薇”项目60个,新增、改造绿地300万平方米,构建点线融合、全域覆盖、便捷通达的环城滨江公共休闲网络。目前,昆山建成“昆小薇”项目近200个,该项工作也被评为2021苏州十大民心工程。


▲“昆小薇”项目


城市经得起品、耐得住看,才会让人住得舒心、流连忘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看好昆山、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昆山,越来越多的项目扎根昆山,在一次次双向奔赴中,成就了全国首个GDP超5000亿元的县级市、连续18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榜首的不俗成绩,并推动昆山在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路上一路前行。


融媒体记者 | 许晓明

供图 | 黄春宇

责任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50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