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一度】昆山:新时代,雷锋精神持续激发崇德向善磅礴伟力

03月04日 20:33

雷锋,一个闪亮的名字。雷锋精神,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一座永恒不灭的灯塔。雷锋精神如同温暖的春风唤醒大地,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昆山人。在第60个全国学雷锋纪念日里,这个熟悉而温暖的名字,再一次唤起了昆山人的热情。


爱心昆山,尚德鹿城。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鹿城大地持续深入开展。玉峰山下、吴淞江畔,在昆山社会各界、各行各业,在党员、干部、群众中,学雷锋活动如火如荼、蓬勃不衰,志愿奉献、好人善举不断涌现,雷锋精神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许许多多的志愿者化身为新时代的“雷锋”,他们有一份热,就发一份光,为大爱昆山注入了不凡的力量。


传承榜样力量,

雷锋精神在昆山与时俱进



在中国人的精神星空中,雷锋是一颗不可或缺的恒星。学习雷锋精神,重在践行;传承雷锋精神,贵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60年来,昆山学雷锋活动蓬勃开展、持续深入,雷锋精神广为弘扬、赓续传承,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雷锋式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在他们身上,体现着倾尽所能的担当和无所不能的进取。



忘我的奉献是雷锋的宝贵品格,如同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在昆山,敬业奉献的道德模范陈文虞,虽年过八旬,但热爱故乡之心不息,立志把余生献给昆山人文历史研究事业。“江苏好人”全惠芳,情系“两癌”女性,探索“癌友”互助,为近百名“两癌”女性和弱势群体提供术后康复锻炼、心理健康关爱等志愿服务。


进取的锐气是雷锋孜孜不倦的前进动力,激励着昆山人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自强不息的奋斗姿态。从昆山走出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八一勋章”获得者钱七虎,为我国防护工程各个时期的建设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为我国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立下了不朽功勋。


大爱的胸怀是雷锋的高尚情操。在昆山,“希望老人”周火生,20多年义卖图书捐资助学,累计带动捐款捐物1200多万元,改变了1300多名金寨孩子的命运。“中国好人”刘春荣,15年多次亲赴青海发放助学款和物资,资助的学生中约有350人考入大学,为青海省西宁、玉树等地区教育脱贫贡献力量。



一个个闪耀在昆山的凡人义举,彰显着雷锋精神在鹿城大地与时俱进,也让雷锋精神春风化雨,牢牢扎根昆山、“常驻”昆山。







弘扬善行榜样,

雷锋精神融入日常化作经常



雷锋精神与志愿精神一脉相承,志愿者用最朴实的行动续写着最温暖的新时代雷锋故事。穿上“红马甲”,每年一批批学雷锋和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走上领奖台,这是对雷锋的致敬、对雷锋精神的弘扬、对时代先锋的礼赞。在昆山,“全城志愿”成为城市文明新风尚,“随手志愿”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昆山是一座爱心涌动、好人辈出的“大爱之城”。一个个志愿组织、志愿者,就是一串串动人的爱心故事。昆山市义工联合会志愿者段冰,自2012年加入义工联开始,他就在各种大型活动、献血站点、高铁站、医院等地提供服务,几乎把所有空闲时间都用来做志愿服务,获评2021年度江苏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典型。昆山市“鹿小军在行动”志愿者服务队,用“迷彩绿”映衬“志愿红”,通过生动的形象和特色的公益活动,打响退役军人志愿品牌,成立以来累计开展志愿服务项目806项、超88000小时。由一群红十字志愿者发起组建的昆山市蔚舟志愿者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助学、敬老、无偿献血、公共文明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时长超34万小时,涌现出了“中国好人”吴卫林、侯振康等一批优秀志愿者。



“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是雷锋的工作格言。雷锋精神在一辈辈昆山人的诠释下历久弥新,无数人沿着时代发展的脉络,无私奉献、见义勇为、热忱互助、诚信友爱,以向上向善的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的昆山篇章。







创新保障制度,

让雷锋精神“常驻”昆山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更要坚持用好雷锋精神这一宝贵财富,让雷锋精神在昆山大地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近年来,昆山学雷锋活动内容不断拓展、形式不断创新、载体不断丰富,同时完善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在全社会激励和引导人们学习雷锋,让雷锋精神“常驻”昆山。



在昆山开发区职工活动中心,通过雷锋精神志愿说、向雷锋同志寄语、学雷锋主题DIY刻画等方式,深入学习雷锋精神,让学雷锋在居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在花桥,党员先锋志愿集中为居民提供积分入学、医疗义诊、食品安全宣传等志愿服务。淀山湖镇则是对区域内发“好人”“好少年”“最佳志愿服务团队”“最美志愿者”等文明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彰显榜样力量。在昆山,学雷锋活动蔚然成风,雷锋精神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道德天空下,点点微光汇聚成曜曜星河,彰显着社会文明的温度和高度。截至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超48.32万人,注册志愿服务团队3410个,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40万次、服务时长超3300万小时。



志愿服务活力不断迸发,得益于我市志愿服务管理和服务效能的不断突破。成立志愿服务培训三级讲师团,不断提高志愿者的文明素养、专业技能;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平台,促进志愿管理“一站式”服务;出台志愿者嘉许礼遇办法,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把志愿服务积分纳入落户入医积分体系,搭建“文明益站”等志愿平台,完善志愿服务保障机制……一系列关爱帮扶措施落地落实,无不镌刻着雷锋精神的烙印,汇聚起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短评:让雷锋精神绽放时代光芒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更要坚持用好雷锋精神这一宝贵财富,让雷锋精神在鹿城大地散发更加璀璨的光芒。


弘扬雷锋精神,需要把一个个见义勇为、爱岗奉献、孝老敬亲的感人故事传递开来,在感受这些身边好人好事的同时,撒下一颗颗“真善美”的种子。以实际行动书写好新时代的雷锋故事,需要人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奉献爱心,多做实事好事,积小善为大善,在平凡中铸就非凡,汇聚起社会正能量。


弘扬雷锋精神,需要深耕文明实践沃土,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持续加强志愿服务力量,以平凡无私的举动,传递人间温暖,推动人人争做雷锋精神的传承者、实践者。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中送温暖、献爱心,不断用善举丰富和拓展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越来越多的好人在文明沃土中得到滋养,汇聚起实践力量,为城市文明持续提升提供澎湃动力。


弘扬雷锋精神,人人要把本职岗位作为传承弘扬雷锋精神的实践平台。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有血有肉、可感可触。


融媒体记者 | 翟玉标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5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