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袭古老掐丝工艺,巴城“守艺人”助残圆梦

03月03日 17:28


近期,由昆山市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创作选送的四幅景泰蓝掐丝工艺画作品成功入选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第三十六届学术年会作品展。


位于巴城老街的昆山市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暨宣圃文化展览馆,自2019年8月常态化开展景泰蓝掐丝工艺助残公益培训以来,吸引了大批残疾人前来了解学习。此次入选作品《冉冉》《漫行》《村上印象》和《文狸》均出自他们之手。

●作品《冉冉》中,孔雀毛发部分由全掐丝构成,亮泽垂顺,如流光曳地,倾入一池月影;

●作品《漫行》,以丝代笔绘出江南氤氲的夜色;

●作品《村上印象》中瓦舍染就霞光璀璨,远山霭霭,飞鸟回巢,乡村的美丽惬意扑面而来;

●作品《文狸》别出心裁,表达了人类守护地球家园的追求。


景泰蓝色彩鲜艳夺目、图案华丽多姿、造型品种繁多、制作工艺复杂,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景泰蓝掐丝画是传统景泰蓝工艺的延伸,采用新材料、新做法创新景泰蓝镶嵌工艺。不同于一般的油画、国画、玻璃画等平面展示,可以呈现出磨砂、沙粒感、立体化等多层次画面效果,是一种集装饰、艺术欣赏、收藏价值于一体的工艺品。



宣圃残疾人文化基地负责人  蒋文芳

希望通过宣圃文化助残公益,可以让残疾人在更大的天地发挥自我价值,助力他们用双手创造传统技艺的新生,在艺术的海洋里乘帆远扬。



融媒体记者 | 许静

供图 | 许静

综合 | 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49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