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些大咖云集昆山,畅谈元宇宙!

02月16日 23:49
2月16日
继元宇宙产业大会2023春季会
开幕式之后
院士论坛正式召开


元宇宙
可以让虚拟世界变得更真实
也可以让现实世界变得更丰富
是国内外企业竞相角逐的新赛道
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新机遇

日本工程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特聘教授任福继,德国工程院院士、汉堡大学多模态研究所所长张建伟等多位院士集聚一堂,围绕建设“元宇宙产业家园” “多模态元宇宙赋能工业”“元宇宙与城市规划”等多个涉及前沿技术、产业发展、应用场景的话题发表精彩演讲,分享真知灼见,激荡思想之光,赋能美好未来。


德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同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吴志强

外界普遍讨论“元宇宙是什么”的时候,昆山正在尝试回答“元宇宙产业做什么”!昆山具有发展元宇宙产业基础优势,要成为元宇宙产业赛道领跑者,必须摆脱过去只做“手脚”的产业模式,要融入故事和创意,在空间载体中实现资本、创新、人才、产业四链相通的产业新生态。



日本工程院院士
电子科技大学特聘教授 任福继

元宇宙是“已来的未来”,在我们拥抱未来的同时,要注意到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实体经济跟上发展的步伐。元宇宙产业发展要推动先进智能在元宇宙产业的推广和拓展。



德国工程院院士
汉堡大学多模态研究所所长 张建伟

昆山做工业元宇宙有着非常好的基础,有很强的供应链。将工业4.0通过元宇宙的虚拟空间和认知空间的融合,能够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形成昆山工业元宇宙应用的新格局。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讲席教授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元宇宙与计算创意研究中心主任 许彬

元宇宙将会为智慧城市建设带来转机,实现从物理世界到数字孪生,再到数字原生的虚拟现实混合共存,让城市为市民提供更多功能体验。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周成虎

元宇宙产业是开放式的产业,除了有硬件设备,内容生产非常关键。现在昆山做元宇宙产业要抓住切入点,除了聚焦各种各样可视可穿设备以及智能机器人,内容生产也将是未来行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
深圳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深圳大学特聘教授 孟建民

非对称特性是元宇宙的重要特征,是元宇宙技术进步和发展的原动力。在元宇宙未来发展上,应用元宇宙的重点在于人的场景,关键在于数据安全、基础在于制度保障。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 李颉

人工智能需要可信的大数据,可信的大数据来源则需要区块链。而元宇宙可以被视为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集成机制和融合载体,不同技术与硬件在元宇宙的“境界”中组合、自循环、不断迭代。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
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
元宇宙专委会联席会长 郭毅可

元宇宙本质应该是人类在Web3.0网络上构建零距离社会。中国在“元宇宙”的发展上,要坚持自己的一条道路,要有自己的话语权,不能人云亦云。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学计算机中心教授邓小铁主讲的题目是《元宇宙经济活动的新挑战》,内容囊括元宇宙经济如何布局、元宇宙世界的经济学均衡、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大碰撞等丰富内容。


欧盟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科廷大学讲席教授王翔宇以《工程大脑——未来工程的元宇宙》为题,围绕工程大脑提出的背景、工程大脑的体系框架、工程大脑未来展望三方面深入讲解。他表示,目前,工程大脑在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建造、智慧工业领域都有应用。




2月16日下午
作为昆山元宇宙产业大会2023春季会
配套活动之一的
元宇宙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主题演讲举行



拓宽视野  迎接元宇宙


元宇宙

无疑是当前全球最为火热的

新科技、新名词

围绕这一新兴技术

来自学术界、产业界的嘉宾

分别发表了

自己对元宇宙的理解和看法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部虚拟现实研究院院长 周明全

元宇宙的“元”具备创新、创造的特征,“宇宙”代表时间、空间和人的概念。元宇宙一般指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运行的人造空间。



创维新世界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李文权

虚拟现实和以前的2D平面交互的最大区别是具有3D空间临场感,能将人们置身于虚拟世界当中,在虚拟场景里实现三维空间的真实交互。



百度智能云AI应用产品部总经理
总经理 刘倩

未来10年,人工智能将成为改变世界的有力工具,技术的价值将被充分开发,千行百业将被智能化重构,人们的生存空间将大大拓展。




夯实基础  致力应用突破


元宇宙是

一条新赛道、一次新机遇

更是“万亿级虚拟蓝海”

发展元宇宙

必须夯实基础设施

健全产业要素

在关键技术方面实现新一轮突破


联想集团副总裁
兼联想上海研究院院长 毛世杰

元宇宙的核心是体验和关键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一方面要通过全要素+开放平台,大大降低构建成本;另一方面,要通过虚实联动+智能化应用,大大提高应用价值。为企业工业制造与产业智能化变革提供科技动能。



腾讯云工业首席架构师 袁海龙

过去几年中,腾讯WeMake凭借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探索与实践经验,不断研发创新技术解决方案,加速制造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百度智能云AI应用产品部总经理
总经理 刘倩

依托百度的数字人自然动作引擎等技术生产出的AI数字人形象亲切、毫发毕现,动作平滑自然,能够让观众感受到AI数字人的“真情实感”,真正突破了现实世界限制生产力的各种因素,为新消费、新生产打开了想象。




把握趋势  一起向未来


“虚实相生,生生不息。”
当前
元宇宙概念还处在启蒙阶段
但只要对未来心怀美好愿景
就能超越现实,构造明天


联想集团副总裁
兼联想上海研究院院长 毛世杰

元宇宙可进一步赋能智慧城市、智慧园区以及智慧能源等场景应用,输出更多数字化转型成果,不断丰富元宇宙更多内涵,进一步加强其在元宇宙赛道的竞争力。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部虚拟现实研究院院长 周明全

要解决虚拟现实发展中的沉浸问题、交互问题、内容制作问题、发展目标问题,使用适人化、设备轻薄化、时空无障碍,更好推动教育改革。



磐石集团CEO 陈孝民

元宇宙具体的产品研发和应用落地还处在探索阶段,应重点关注“脱虚向实”的元宇宙产业机会。目前,元宇宙产业的整体技术发展仍有很大进步空间,尤其是部分核心技术需要突破。



腾讯云工业首席架构师 袁海龙

我国是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由国家工信部发布的《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白皮书5.0》中明确提出“通过财政促进虚拟现实技术产业化、支持面向工业、文化、教育等重点行业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元宇宙未来大有可为,期待元宇宙作为与实体相融合的新世界,以技术的腾飞赋能百业。




融媒体记者 | 张田 段晓芳 杨新月

融媒体摄影 | 徐鹤千 黄春宇

责任编辑 | 王一旭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46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