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温暖他人的一束光 ——社工周菲十年不辍甘当穿针引线人

01月20日 14:27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句话常常用来形容基层社会工作的千头万绪。作为昆山市2323名社会工作者之一的周菲,称得上一位名副其实的穿针引线人。


  周菲,昆山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总干事。10年从业历程,从一线社工成长为团队领导者,虽步履蹒跚但一直坚定有力。“社会工作给我带来的满足和愉悦无法用语言形容,我感觉它好像我命中注定的职业一样。”

第一次接触“社工”这个名词时,周菲正抱着《高考填报志愿指南》选择大学专业。当看到专业介绍上面说社会工作是一个专门帮助他人的职业时,她便被深深吸引,随后毫不犹豫填报了这个专业。


  为什么想要选择能够帮助他人的专业?“小时候家庭条件比较困难,记忆里很多亲戚朋友都关心、帮助过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几次上学交不起学费,当时的班主任为了照顾我的自尊,从没有当着同学们的面催过我,还偷偷帮我垫付了好几次。”周菲告诉记者:“每当别人帮助自己时,都好像有一束明亮的光照进了我的心里。我就一直想着、记着,自己也要努力成为一个能把光照进别人心里的人。”


  2013年硕士毕业后,周菲抱着“学以致用”的想法南下广州,入职广州大同社会服务中心,正式开启社工职业生涯。她最先从事的是妇女、青少年领域的服务,帮助陷入家庭暴力、亲子冲突、厌学欺凌等困境中的弱势群体。此后3年,周菲用专业陪伴服务对象前行,累计开展疑难复杂个案60余个,积累继续教育学时300余个。随着一个个棘手个案的解决,周菲的社工工作专业素养不断提高,在社工领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职业理想也愈发坚定。


  然而,成就感往往伴随着挫败感。随着工作的深入,周菲感觉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自己的力量有限,无法帮助到所有自己想要帮助的人。她开始考虑换种方法或者领域。


  2016年,周菲只身一人来到昆山,开启了社区治理实践探索之路。她表示:“从妇女青少年的专项服务到社区治理的综合服务,这个过程不仅是服务内容的转变,更是我对社会工作从个案、小组的微观服务到社区治理、社区营造的宏观社会工作服务思路的巨大转变。”

经历了一年多的艰难适应,周菲慢慢探索总结出“服务兑换”“社区公益大赛”等社区治理经验模式,相关经验成果也相继在苏州阳山、山湖湾等多地被借鉴使用。“从实践中总结提炼出经验模式和工具产品并进行推广使用,用自己的专业带动更多想要帮助他人的人,一带十,十带百,就会有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从中受益。我感觉最初做社工的成就感又慢慢回来了。”她说。


  为了让专业社工这个“源头活水”更加充裕,来到昆山的第二年,周菲在广州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支持下成立了昆山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正式结束了“单打独斗”的局面。同时,为了让每一位大同社工能成长为“有专业信念、有技术支撑、有经验沉淀、有创新精神”的“四有”社工,她每周都会抽出半天时间开展团队内训活动,努力打造一个可持续成长的学习型团队。


2018年,周菲获得苏州市社会工作见习督导资质,开始为昆山、苏州等地的10余家社会组织、100余名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提供督导服务。次年,她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领域——困境儿童服务。“这次,我的服务思路已不再局限于个案、小组、社区三大直接工作手法,开始尝试结合社区治理、社区营造的工作手法,希望在微观层面提供深度服务的同时,也能在宏观层面搭建服务网络、整合社会资源。”周菲告诉记者。


  2022年,周菲成为昆山市“点亮希望·伴你成长”困境儿童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市级督导平台的负责人,为全市11个区镇14个困境儿童项目的30余名儿童社工提供督导培训服务,助力全市儿童社工队伍的成长。


  回顾10年的社工工作生涯,周菲的专业能力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先后荣获江苏省“最美社工”、苏州市社会工作优秀督导、苏州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奖“领域标兵”、苏州市优秀儿童社工、昆山市重点紧缺型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


  “一路走来,我感觉身上发生变化的仅仅是职务,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的初心仍旧如初。我好像还是10年前那个刚刚踏进社会工作领域的新人,喜欢忙忙活活地泡在老百姓柴米油盐的生活里,希望自己能在一些人最低落的时候陪他们走上一段路,做照进他们心里的一束温暖的光。”周菲如是说。

融媒体记者 | 刘慧

责任编辑 | 葛自强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42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