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暖心护航回家路
春节的倒计时吹响了回家的集结号,沉甸甸的行囊装满归乡的渴盼。2023年春运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运,人员流动明显增多,公路、铁路客运量恢复性增长,为保障群众平安有序出行,确保交通物流畅通有序,我市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有哪些暖心服务?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科学调配运力
1月14日9时,昆山火车站候车厅人头攒动,在进站口、候车大厅、检票口旅客或拎着大大小小的箱包来往穿梭,或扶老携幼排队等候,大家喜气洋洋,过年氛围满满。
“以往每年都要回家过年,但最近3年因为疫情没能回去特别惦记父母亲人。”提起回家,在昆山工作近20年的孟先生兴奋中带着迫切。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大家回乡过年、旅行游玩等出行需求集中释放,客运量明显增长。”昆山站客运值班员王振告诉记者,目前,昆山火车站除45趟图定列车外,还加开了徐州、郑州等方向临客16趟,平均每天发送旅客5000多人次,预计春节假期前后最高峰可达七八千人次。
随着春运“人从众”模式开启,我市交通运输部门、铁路部门和运输企业等研判不同群体、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客流发展趋势,强化春运期间运力保障。统筹协调常规公交、出租车与道路客运班线、城市轨道交通、铁路运输在运力、班次、时刻上紧密衔接。针对自驾出行,提前梳理排查易拥堵缓行路段及收费站,分类制定疏导绕行方案,在高峰时段加强对主干路段指挥疏导,优化各类检查站点设置,避免“因检致堵”。
保安全护团圆
1月12日清晨,长江路高速出入口,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综保区中队副中队长浦程强与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执法员林国峰早早就开始了忙碌,每一辆长途客运车辆,他们都要认真检查证照是否齐全,安全设施是否齐备,旅客有无规范系好安全带,车辆是否有超载等情况。
“春运期间,我们采取部门联动、区域联合执法,对长途客运车进行安全检查,以确保群众平安健康、便捷舒畅出行。”林国峰介绍。安全才是最好的团圆。连续十多年一直参与春运保障的他对这句话有着深切体会:“今年政策调整,出行车辆明显增多,看着大家欢欢喜喜、平平安安回家过年,我们心里也跟着高兴。”
据了解,结合今年春运新形势、新特点,我市交通、公安、应急、城管等各部门协调联动,提前梳理排查非法营运车辆和企业,对“三超一疲劳”、非法营运、非法载客、客车违规异地经营等交通违法行为实施精准打击。强化源头监管,对道路桥梁、运输企业、场站设施、运输车辆、从业人员全面检查,落实落细企业交通安全主体责任和各项安全措施。对路况复杂、事故易发、过境客流较大的重点路段、风险路段“拉网式”排查、联动治理。
除调度、运力、安全等问题,如何在满足群众出行需求基础上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是今年春运面临的一大挑战。此前,铁路部门已明确倡导旅客错峰出行,减少人员聚集,强化车站客流组织,积极推广无接触式服务,引导旅客有序分散进站候车,保持安全距离。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运输科科长蔡晓杰介绍,在做好售票区、候车区等公共区域清洁消毒、通风换气的同时,我市优化售票组织,积极拓展线上售票渠道,鼓励采用人脸识别、刷证核验等非接触方式进站,及时增加进出站通道和安检通道,加强站内客流疏导组织,有序分散候车和排队登车。
小细节显温情
“祝您新春愉快,万事如意!”在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的同时,浦程强和同事准备了口罩、“福”字等小礼物送给司机与乘客。
“国泰民安春载福,年丰人寿喜盈门”在昆山火车站,志愿者们写下一幅幅寓意美好的春联送给旅客。
“一名盲人旅客,无随行家属,需提供送站服务”接到重点旅客工单,昆山南站“苏馨”雷锋服务台作业人员顾萍马上联系旅客家人,确认具体时间、下车地点,准时接到旅客并通过绿色通道将其送上列车。
……
在高速路口、客运站点、昆山南站、昆山火车站,这样的故事时时发生,这样的镜头处处可以捕捉到,虽都是小小细节,但尽显温情与温暖。
“城市重回烟火气,大家满怀喜悦出行,做为志愿者,能为他们提供帮助、带去温暖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市义工联合会志愿者陆诚健说。
市交通运输局团委书记钱琪澄介绍, 春运期间,团市委、市交通运输局团委组织“春运旅途·情满交通”春运志愿服务“暖冬行动”,并首次招募返乡大学生、高中生等60多名青年加入到春运志愿队伍中,在高铁站、火车站等场站一线,为旅客提供购票指引、信息咨询、候车引导、换乘指引、应急帮扶等志愿服务。
融媒体记者 | 段晓芳
融媒体摄影 | 唐旭骋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42409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