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昆山实践】民主参与,让公交服务更暖人心

12月21日 16:09

学生通学一直是困扰学校和家长的难题,快节奏的生活和社会交通的压力,让接送孩子上下学成了很多家庭一件“烦心事”。我市南星渎中学就有许多家长对此苦恼不已:“我们家住城北片区,附近学区范围内学校都收满了,孩子跨学区来到南星渎中学就学,上下学路程就有十几公里。”“每天开车接送孩子,太耗费精力,遇到学校大堵车,有时候一个小时都堵在校门口。”“学校门口公交车太少,不仅换乘多而且站站停车,全程要一个多小时。”“我现在每天用电动车接送孩子,晴天还好,一旦遇到恶劣天气,就会狼狈不堪。”……


为破解学生通学这一民生难题,昆山市交通运输局会同教育局、公交公司到南星渎中学开展专题调研,听取家长心声和建议。“解决我们学生出行肯定还是要靠公交。”“公交最好能够门到门,不要换乘。”“我觉得我们的公交线路布设可以灵活一点,哪里有需求就布设在哪,也没必要一定要站站都停车。”“我听说现在都可以自己定制公交线路了,我们也可以考虑。”群众的集思广益,各部门齐心协力,南星渎中学学生通勤问题找到了妥善解决的方式,那就是定制公交。


定制公交是公交服务中热门的“新产品”。公交公司通过特定途径搜集、整合相似的出行需求,根据需求和客流情况设计出公交线路,从而实现常规公交难以满足的个性化出行需求。学生通学出行需求集中,满足定制公交开通的“需求相似”“人数达标”等条件,开通后可以有效解决“上学难”问题。在广泛征集学生及家长的出行需求、科学规划公交线路后,2021年2月22日新学期第一天,4条“从家门口到校门口”服务南星渎中学的学生定制公交线路顺利开通,107名学生成为首批学生定制公交体验者。“之前上下学是我爸妈开车接送的,不仅不方便,而且全程需要约半个小时,现在有了定制公交,上学时间缩短了10分钟左右,一个学期车费700元就够了,太方便了。”“政府这批定制公交开通得太及时了,解决了我们每天要请假去接送孩子的麻烦,而且让孩子乘坐定制公交也放心,时间和安全都有保障。”对于首批定制公交,学生和家长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学生定制公交的开通,是一次充分了解民情、集中民智、凝聚民心、维护民利的创新尝试,让公交服务不再是行业管理者自己的决策。每一位市民都是行业发展的决策者,都可以定制属于自己的公交线路,让公交服务与市民需求更加契合。目前,为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定制出行,昆山市交通运输局已牵头策划开发“昆山定制出行”APP,通过互联网搜集市民出行需求,在市民的广泛参与下,开放大学定制巴士、吴淞江学生定制公交、巴城学生定制公交等陆续开通……


公交看似事小,却关系到百姓日常出行,是市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近年来,昆山市交通运输局始终坚持“听心声、明诉求、破难题、解民忧”工作原则,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加大设施供给、提升服务质量,让公交服务更得民意、更暖民心。


 一是善听民生所呼,了解群众所需。公交事业本就是一项民生工程,具有公益属性。只有倾听民声、了解民需,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为了畅通公众、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渠道,昆山市交通运输局通过公开招募的方式,组建了乘客委员会,负责监督城市公交行业营运服务、收集城市交通发展意见建议,是公众利益的“坚定维护者”,也是政府决策的“智慧参谋者”。同时,建立起公众参与公交行业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借助网络进行公示、意见征集等,确保政策出台集民智、顺民心、解民难。例如,每年度的公交线网调整是公众非常关心的实事,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昆山市交通运输局通过网络收集市民出行需求,并组织公交企业、乘客委员会深入学校、医院、社区开展大走访,听取市民对线网调整意见。


 二是善用智慧之道,破解坐车难题。目前,我市公交车辆数、线路规模、运营里程等指标显著提升,各项硬件设施供给已达到较高水平,但公交吸引力不强也一直是行业发展的痛点。要想突破行业发展瓶颈,就一定要用好智能化手段。定制公交的推广就是借助智能化手段,延伸了公交的服务范围,丰富了公交服务的种类。此外,通过历年度的公交满意度调查发现,“出行信息不完善”是乘客认为公交服务中的薄弱环节。“昆山的公交线路很多,我们不清楚如何查询,也不知道每条线路发车间隔是多久?”收到市民这些反映后,为了实现公交信息的实时精准交互,我市建成了公交运营调度平台,全方位获取运营数据,通过“鹿路通”APP、“掌上公交”微信小程序等移动互联网载体,以及1424块电子站牌,为市民提供公交车辆位置信息实时查询服务,大大节约了市民候车时间。


 三是善做民生实事,体验幸福便利。无论是新采购一辆公交车,还是新建一座候车亭,或是优化一条公交线路,事虽小但都是能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利好的民生工程,能够提升民生幸福指数。每一位市民都有权利共享公交发展服务的成果。在全面发展公交服务的同时,关注弱势群体出行也是重要的、不能忽略的民生实事。为此,昆山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开展无障碍出行环境改善工程,全市所有公交车辆实现语音报站,设置爱心专座和高低扶手;763辆公交车设置了上下车踏板、轮椅停靠区等,重点线路安排乘务人员提供“空乘式”服务,负责搀扶、安全提示等工作。同时,结合道路新改建推进公交站点无障碍改造,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一路温暖城市里弱势群体和残障人士的出行路。


公交事业关乎民生,民生关乎民心,群众的参与让公交服务更加贴民心、悉民意,这既是中国式民主在基层的最好实践,也是中国式民主贴近群众的一次微观展示,“定制公交”的应运而生,赋予了公交事业发展新活力,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正逐渐成为昆山公交事业不断向好发展的“秘笈”。


点 评


昆山市交通运输局为破解学生通学这一民生难题,会同教育局、公交公司通过专题调研,采取“定制公交”举措,有效解决了部分学生“上学难”的问题,破解了常规公交难以满足个性化出行需求的难题。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吸纳民智、体现民意、代表民利、开发民力,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保证民主的成果被全体人民共享。为学生定制公交,是一次充分了解民情、集中民智、凝聚民心、维护民利的创新尝试,既切实解决了人民群众的出行问题,又让每一位市民都成为公共事业发展的决策者和参与者。


作者 | 昆山市交通运输局

点评人员 | 王月明(华东政法大学教务处处长,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35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