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蚬江社区:用浓郁“书香”涵养文明乡风

12月05日 11:12

2017年,周庄镇蚬江社区党支部着手将原来的社区书报阅览角改造成农家书屋。经过几年发展,农家书屋已拥有千余册藏书,成了一个集多元化扩展服务于一体的市民学习空间。“这里的图书种类挺齐全,活动也多,大人小孩都愿意常来。”如今,蚬江社区的居民们谈起这座书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都得到了丰富。而在蚬江社区党支部工作人员看来,正是在社区居民的“添砖加瓦”之下,这座书屋才越办越出色。

  

近日,记者走进蚬江社区农家书屋,看到一个约200平方米的空间被划分为阅览区、亲子活动区、党群“心”客厅等不同功能区域。书架上整齐陈列着各类书籍,读者在座位上安静地翻阅,书屋内充斥着浓郁的学习气氛。

  

▲蚬江社区农家书屋阅览室


记者观察发现,书架上以童书、绘本、教育等少儿读物和保健养生、娱乐休闲等老年读物居多。“我们主打‘花田亲子’‘夕阳红’两大阅读品牌,为社区的儿童和老人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阅读体验。” 蚬江社区党支部书记俞颖介绍。居民袁晓婷常带儿子王瑾泽来书屋看书、参加亲子活动,王瑾泽今年6岁,拥有近4年的“书龄”。“阅读培养了孩子的想象、观察、表达等能力,他喜欢画画,不少灵感其实都来自于书本。”作为一名早教行业从业者,袁晓婷深知良好阅读习惯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她还运用专业知识,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知水平制定推荐书单,为社区里其他孩子提供阅读参考。

  

据蚬江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农家书屋目前共有1000余册藏书,主要来自于社区采购,及昆山市图书馆、周庄镇文化体育站和居民三方捐赠,书籍的种类和数量还在不断丰富中。此外,蚬江社区正计划申请采购数字阅读设备,以满足群众从看书到读屏,从文字到图像声音的阅读需求。

  

▲开展亲子故事会活动


目前,书屋硬件设施达标,也形成了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还有大量社区热心居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自发投入到书屋的志愿服务队伍中去。居民陈根荣今年68岁,他常驻在书屋内,为老年读者们推荐健康养生类书籍。“通过交流发现,很多老年人身体不好的根本原因在于心态问题。” 陈根荣总结道,“我希望在向他们传授一些健康养生经验的同时,也能倾听他们的心声,这样他们心情也会变得开朗一点。”作为一名退休教师,陈根荣在荐书之余,还为老年人做心理疏导,偶尔还会带领他们一起打太极拳。居民林珊是一名家庭医生,她主动组建“花田亲子”阅读工作室,利用休息时间无偿组织了数百场科普学习和拓展体验活动,为社区内的家长和孩子们普及健康生活知识和理念。

  

农家书屋不仅是居民汲取文化知识的“充电桩”,还是社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助推文明新风的主阵地。2019年来,蚬江社区党支部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改造,此后以书屋内的党群“心”客厅为依托,组织社区内的党员和群众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红色经典品读会、添种绿植等主题活动共计百余次。

  

书香氤氲,润物无声。随着阅读空间的不断外延,以阅读空间为依托,以扩展活动为补充,以宣传教育为特色,一座小小的基层书屋中凝结着从文化惠民到乡风文明建设的转变,农家书屋在蚬江社区居民的生活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  记者手记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化全民阅读活动”。

  

蚬江社区在建设基层农家书屋过程中,不仅完成了文化惠民的目标,更激发了居民对于所生活社区的热爱之情和奉献之举。居民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各尽所能、无私奉献,让这座小小的农家书屋办得有声有色。


融媒体记者 | 翟玉标

供图 | 翟玉标

责任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3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