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首例!昆山这条路16小时“敷”上“新面膜”

11月16日 19:21


近日

震川路(正阳桥-西大桥)北半幅试验段

在不封闭道路的情况下

仅用了16小时

完成预养护施工

成为苏州市首条

敷上“新面膜”的市政道路



今年以来,市住建局市政养护部门根据城区道路养护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市政道路“健康管理”,在苏州率先应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预养护新技术,对道路提前“敷面膜”保养,减缓病害,延长道路整体使用寿命。


“对市政工程的最好养护是超前介入,做到未‘病’先防、小‘病’早医。”据市住建局市政养护所副所长金晓辰介绍,“路面预养护是指对结构完好,但路表已经产生渗水、微小裂缝、麻面、剥落等早期病害的路面或附属设施,有计划地采取某种具有高效益比的养护措施,修复并阻止原有病害发展扩大,以达到保养路面系统、延缓损坏、保持或改进路面功能状况的目的。”



震川路作为昆山东西向主要交通干道,机动车流量大、交通组织压力大。为了降低对周边群众交通出行影响,震川路(正阳桥-西大桥)北半幅试验段施工时,利用相关材料在沥青路面形成密封层,抵御水、阳光、化学物品等对沥青的侵蚀,采用差时、两条车道交替施工方式,在不封闭道路的情况下完成预养护施工。


▲改造前

▲改造后


新工艺

震川路(正阳桥-西大桥)北半幅车道运用高性能环保水性施贝沥青渗透固化剂工艺,形成道路“面膜”。施工便捷且周期短,施工完成后2-5小时即可开放交通,预计能延长3~5年路面使用寿命


▲ 高性能环保水性施贝沥青渗透固化剂工艺


新材料

该材料具有环保、长效、经济的优势特点,依靠高性能环保水性施贝沥青渗透固化剂的亲水性和渗透性,封闭、缝补沥青路面空隙和微小裂缝,并在道路内部形成体结构,在加固骨料之余,进一步改善沥青质的针入度、软化点、粘结性,沥青路面不会因沥青损失导致空隙变大,降低路面渗水系数,防止早期雨水损坏,从而延缓沥青老化损耗,全方位压缩项目后期维护成本。


▲ 体结构示意图


下一步,市政养护部门将持续推广精细化预养护模式,探索新材料新工艺,加快推进老城区道路改造提升,改善市政道路品质,为昆山打造现代化城市建设县域示范贡献力量。


融媒体记者 | 许晓明

供图 | 许晓明

综合 | 宜居昆山

责任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29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