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返沪昆日均近40万人次!交通一体化“串”起同城生活
昆山与上海版图相连
沪昆两地一直往来频繁
近年来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加速推进
昆山主动对接和融入上海
在轨交、铁路、公路上
与上海加速对接
以交通一体化推进沪昆同城化发展
地铁、高铁、毗邻公交
……
多元的出行方式、良好的交通体验
为沪苏两地居民带来了便利
“串”起了沪昆异地同城生活
沪昆日均客运量近40万人次
进站、安检、刷卡、排队……每天早上5:37,轨交11号线花桥站便迎来当天的第一批乘客。全程82.4千米,只需8分钟,乘客们就能进入上海,1个小时左右便可以到达位于上海市中心的徐家汇。每天坐地铁通勤的高峰告诉小昆,坐地铁去上海不仅方便,而且票价便宜,准点率也高,像他这样跨省通勤的年轻人身边有很多。
上海轨交11号线延伸到昆山境内的
共有兆丰路站、光明路站、花桥站
自2013年10月16日
开通运营以来
两地日均通勤量超6.1万人次
成为两地居民
日常工作、出游、探亲的交通首选
一节节车厢串联起来
不仅缩短了沪昆两地的时空距离
更架起了沪昆“连心桥”
开启了花桥与上海的异地同城生活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浪潮下,沪昆两地联系日益紧密。在2021年《长三角城市跨城通勤年度报告》中,昆山获得与上海市域双向跨城通勤联系、与上海中心城区双向跨城通勤联系、与上海新城跨市通勤联系、与虹桥商务区跨市通勤联系四个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上海跨城通勤联系“第一城”。
如今
全长41.27公里
总投资294.51亿元的轨交S1线
正在全力推进中
这条线的终点站正是花桥站
▲轨交S1线走向示意图
目前,轨交S1线已实现“洞通”“轨通”“电通”,正在推进机电、供电等设施设备安装调试,将于明年年中具备初期运营条件。等轨交S1线正式修建完成,11号线将借由轨交S1线与苏州3号线无缝对接,花桥站将真正成为连接苏州和上海的一个重要枢纽,进一步缩小苏州与上海之间的时空距离,实现沪苏轨道交通的全面“握手”,成为沪苏一体的样板工程、通勤往来的民心工程。
目前,昆山已建成京沪高铁、京沪铁路、沪宁城际、沪苏通铁路、上海轨道11号线(安亭至花桥段),初步形成由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普通铁路和城市轨道组成的“四轨”体系。每天,有上百趟列车往返上海、江苏之间,而且在昆山经停,差不多10分钟就有一列。
下一步
昆山将进一步提升
昆山南站枢纽能级
推动昆山南站
和昆山汽车客运中心站整合
积极打造市一级综合交通枢纽
提升昆山南站交通发展能级
努力成为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群的
重要组成部分
2公里=20公里!
去年2月
昆山曙光路对接上海复兴路
正式通车
20公里的行程缩短至2公里
淀山湖镇与青浦“青西三镇”建立起一条快速通道,形成淀山湖交通环路,让两地居民告别“遥望行止”的尴尬,出行更为便利。曾经25分钟的绕行车程,如今缩短至4分钟。“现在去上海真是太方便了,只需要几分钟。”家住淀山湖的李蔷开心地说。
在昆山花桥沿沪大道
对接上海胜利路项目现场
施工机械来来往往
项目南起上海市青浦区胜利路
横跨吴淞江
北接昆山市香榭丽大道
计划2023年完工
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快青浦区和昆山市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形象、搭建城市新平台,推动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统筹联动,推动沪苏同城建设,让“一步之遥”变为“一脚进两城”。
▲沿沪大道对接胜利路项目效果图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基础
近年来
昆山加速推进区域交通互联互通
着力推动打通“省界断头路”项目
盘活更大区域交通网络
改善百姓出行环境
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级
助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自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实施以来,昆山深入对接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牵头建立“青嘉吴昆”交通项目推进联席会议制度,确立了“规划同图、质量同规、建管同推、进度同步”的工作原则,形成了“双方立项,一方代建”的建设模式。
2018年,锦淀公路对接崧泽大道建成通车,是昆山首条打通的“省际断头路”, 为打通区域断头路提供了“昆山样板”。截至目前,对接上海方向的17条规划道路已打通8条,结构型通道已基本完成。上海方向日均通勤(每周往返两地4次及以上的小客车)车辆达1.5万辆,区域内的市民交通联系更加高效。
▲锦淀公路对接崧泽大道
▲外青松公路效果图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
作为沪苏同城“第一站”
昆山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
先行先试
着力下好交通一体化“先手棋”
建立起沪昆便捷公交通道
早在2018年,全省首批跨省毗邻公交C3线(千灯-青浦)、C5线(淀山湖-青浦)便开通运营,将昆山南部乡镇与青浦等区域紧密相连,为两地人文和产业互通注入了加速剂。截至目前,我市在省内率先开通5条对接上海的省际公交线路,同时引入3条上海公交线路在昆山设站。
此外,市客运站还开通了昆山至上海浦东与虹桥机场、迪士尼乐园、瑞金医院等地的定制客运线路8条、包车线路5条,为更多毗邻地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优质、安全的出行服务。
▲跨省公交C5路、C3路
高效便捷的轨道交织成网
四通八达的路网车流穿梭
作为临沪先锋城市
昆山发挥交通“先行官”作用
织密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
提升运输服务能力
目前,昆山已基本形成集高铁、高速、高架、轨道交通于一体的综合交通网络,公路交通40分钟可达上海虹桥国际机场,高铁最快17分钟到达上海,沪昆日均客运量近40万人次,有力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汇聚,助力长三角区域城市群协同发展。
2021年,昆山货运量达3042万吨,累计完成邮政业务总量62.7亿元,快递业务量7.51亿件,邮政业务收入、快递业务收入和投递量持续位居全省各县市首位。
目前,昆山还启动陆家浜铁路货场主体工程建设,推动综保区向陆家浜拓展,探索开行衔接苏州西站的中欧班列及联动上海港的海铁联运班列,进一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此外,还将加快推进吴淞江等航道周边集装箱码头的规划研究,打通与太仓港、外高桥港、洋山港水运直达联系,推动江海河联运发展。
△陆家浜货场地理位置图
下一步
我市将在“通”的基础上
瞄准“畅”的高标准
进一步加强区域道路快联快通
全力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促进城市组团间资源高效流动
为更高质量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提供更强的交通保障
融媒体记者 | 李艳
供图 | 李艳
责任编辑 | 刘文琦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27723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