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正兴的石锁情 体育“非遗文化”融入群众生活

11月03日 15:34

每晚六点半到八点半,昆山市青阳路和同丰路交界路口的训练场内,总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几十斤重的巨石在人们手中抛接飞舞,不同性别、年龄、口音、职业的人,因为对石锁运动的热爱而聚集在这里。


  “征战沙场,它是兵家习武之道;放眼今朝,它是强身健体之法。”石锁起源于唐代军营,起初用于习武,后来作为竞技器具流传于民间。2021年7月25日,昆山撂石锁技艺被列入昆山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同年,昆山市石锁运动协会会长戚正兴成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今年成为第三批昆山市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是中国体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戚正兴正是接受了发展群众体育和弘扬非遗文化的感召,投身于石锁技艺的推广。在他看来,石锁运动不仅有益身心健康,更是一项优秀传统文化,亟待传承发扬。

强健体魄

点燃运动激情

在昆山首届网络全民健身运动会上,67岁的退休公务员徐昌亭表演了50斤推砻,获得石锁比赛老年组第二名,评论区纷纷为他竖起大拇指。徐昌亭是2021年6月才接触石锁的,短短一年多的练习带来了巨大改变。他曾因为糖尿病住院,在练习石锁后,几次体检的数据不断改善,血糖、血脂等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他最初有中度脂肪肝,到了2021年下半年已经变为轻度,如今已恢复正常,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现在每天锻炼完回家睡觉,一觉睡到大天亮,睡眠质量特别好!”


  在感受到身体素质的提高后,徐昌亭开始向身边的朋友推荐这项运动,并且保持了每天早晚两次的石锁锻炼频率。他几乎不缺席协会的任何活动,是最活跃积极的成员。戚正兴笑称他为锁场“场长”,感谢他为协会的付出。他总是摆摆手:“我做这些都是为了健康!”石锁不昂贵,但它带来的益处却是千金不换的。

同样受益的还有石锁爱好者杨才宣:“从前我每年感冒两到三次,练了石锁后很多年不感冒了。”2015年杨才宣就在戚正兴的影响下出于好奇接触石锁,这些年他的体重由150斤变到132斤,肌肉更发达,免疫力也大大增强了。


  谈及撂石锁与其他运动的不同,戚正兴说:“石锁飞舞在空中,让人的注意力和精气神本能地聚焦在动作上。”所以在练习时能达到一种平心静气的状态。徐昌亭则认为,石锁的魅力在于它能锻炼到全身,握力、腕力、臂力及肩、背、腰、腿的力量都可以在抛接石锁中得以提升,对石锁的抓握还可以刺激手心的穴位。

聚人聚心

增进友情亲情

光是愉悦身心,还不足以让人数年如一日坚持一项运动。戚正兴说:“石锁运动最特别的是具有社交性,大家一起练,越练越起劲!”石锁可一人单练,也可双人对抛,甚至多人多组抛接。多人合作既能增加观赏性、趣味性,又能培养彼此默契,激发团队合作意识,弘扬相互协作的体育精神。每到训练时段,石锁爱好者们齐聚锁场,一起挑战,相互鼓励,累了就在一旁喝茶聊天,各行各业的人因石锁而联系在一起,亲情和友情在这片锁场升温。


  戚正兴是戚家军的后代,家中长辈都热衷于撂石锁。如今,他也将这份对石锁的热情传递给他的妻子和孩子。妻子孟伟琴和戚正兴同为中国石锁领军人物“石锁王”王秉荣的徒弟,二人一同上过CCTV4、CCTV12、黑龙江卫视等电视台的节目,推广石锁文化。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之下,戚正兴的女儿戚香与儿子戚相龙也爱上石锁,一家四口在石锁训练中加深了交流,增进了感情,弥合了代沟。


  八十多岁的谭金生,是在散步时偶遇练习石锁的戚正兴的,有健身习惯的他立刻被这项见所未见的运动吸引了。他很快也加入到石锁锻炼中来,在“昆山市石锁运动协会”的抖音视频中可以看到谭金生老人肌肉精壮、精神矍铄的样子。谭金生独居昆山,却因为石锁收获了忘年友谊,慰藉了漫长岁月里的寂寞。

传承发展

重绽生命活力

孩子们排着队跃跃欲试想要搬动状元石,每个人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却都没能抬起。这不是网红打卡挑战,而是去年我市石锁运动协会参与走进校园活动的一幕。自2017年起,协会每年都会来昆山国际学校参与运动会表演。“观看石锁表演时,孩子们总是目不转睛,一个劲儿地鼓掌。”该校体育老师刘成涛告诉记者,学生们感兴趣是学校连续多年邀请石锁协会来表演的重要原因。表演后,戚正兴还给学校留下了六个石锁,方便学生尝试。“石锁非遗进校园的一个作用,是向孩子们普及非遗文化,另一个作用是激发兴趣、锻炼身体。”接下来,学校还计划与石锁运动协会合作,建立相关社团,开展石锁教育活动,这也是对“弘扬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这一号召的响应。


  孩子是民族的未来,向学生普及石锁文化,能够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保护传统文化的种子,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意义重大。除了“石锁非遗进校园”,戚正兴还不遗余力地开展面向大众的线上线下宣传。


  “估计是泡沫做的。”“怎么可能甩得动?”在抖音的评论区里,戚正兴总会看到这样让人啼笑皆非的质疑,但质疑不是问题,科普才是目的。自2018年8月24日发布第一条作品开始,截至2022年10月27日,“昆山市石锁运动协会”的抖音账号已收获8万多粉丝,获赞超过152万,单个视频最高播放量超过921万。既有全国各地的石锁爱好者来以锁会友,也有被吸引的朋友来锁场尝试,更有无数网友被普及了石锁知识。

除了线上渠道,戚正兴还和会员们积极参与各地交流。在2022年“金港杯”石锁邀请赛中,我市石锁协会代表队取得了优异战绩,杨照兵分别荣获推砻75斤级以上一等奖和功力花锁一等奖,罗鹏程获75公斤级以下一等奖。比赛之外,协会不辞辛苦地奔波于各个义务表演的舞台,走进社区街道、机关团体、园林广场、书展庙会,极大推广了石锁文化,促进了群众体育的发展。“经常有在昆山工作生活的美国、德国、加拿大、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人来学艺。”戚正兴告诉记者,他的目标是有一天能在昆山举办世界石锁邀请赛,让更多的人了解石锁,爱上石锁。


  现年93岁的原精武门教练刘明生,是位有七十多年石锁锻炼经验的泰斗级人物,他为戚正兴不计名利、积极投身石锁推广的热情所感动,每次见面都要握着戚正兴的手殷切叮嘱:“小戚啊,国家现在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你一定要让更多的人了解石锁!”这是刘明生的心声,也是昆山石锁爱好者们的祈盼。

作者 | 傅 裕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2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