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公安: 走出社区警务高质量发展“昆山之路”

10月21日 14:14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深入贯彻公安部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推进会上提出的“强基导向”目标,按照省厅“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和苏州市局“打造合成化基础管控体系”部署,坚持和发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加快社区警务工作“智转数改”步伐,为助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在争当社会综合治理县域示范、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昆山中贡献公安力量。


高标绘就顶层蓝图

全面实施新一轮社区警务“一号改革”

聚焦体系化,校准社区警务方向。牢牢把握“大方向”、始终注重“小细节”,发挥“市局派出所工作委员会”高位统筹作用,动态校准社区警务工作目标方向,发布实施意见、评价指标、任务清单,配套出台工作指引、法律汇编等,为更高水平推动转型升级规划“时间表”“路线图”。


  聚焦实战化,打造社区警务阵地。大力推动全局警力向派出所下沉、派出所警力向社区前置,优先调优社区警力结构。按照“标识靓、功能强、特色明”要求,完成全市160个警务室标准化建设改造;制定社区警务装备清单,配发社区民警警务通、4G执法仪及网格员网格终端、执法仪等配备1850个,配备警务电动车300辆、工作专用包和充电宝1700个,全面提升社区警务软硬件配置。


  聚焦唯一化,建强社区警务基座。在二维码数字门牌“唯一标识”牵动下,持续做强打造“一标多实”数据基座,内外部数据全量汇聚,“主动申报+动态推送+人工核准”的新型人口信息采集模式初步形成,“实有人口”向“实时人口”全面升级。


高标打造实战体系

奋力展现现代化社区警务现实模样

构建数字化基础管控运营体系。做强社区警务工作“采集、管人、控案、提线、除患、服务”等核心职能,依托大数据支撑,实现人口动态、精准管理。同时,依托“鹿路通”线索流转模块,累计接收各类线索471条,实现安全隐患“一中心下发、一体化监管、一站式销号”。


  构建智能化平安细胞治理体系。深化“平安微雕”工程,锁定小区、楼宇等平安细胞,一点一策分类落实“科技创安+联动治理”策略,全市可防性案件“零发案”小区占比近四成,“智慧管理应用平台”被苏州治安防控体系吸收。


  构建特色化安全防范宣传体系。持续推进具有鲜明昆山特色的“全民心防”工程,举行“非凡警营”大篷车巡回路演,开通反诈主题公交车、布置140余个公交站台,设计110篇宣传推文、拍摄35部宣传片,“反诈小剧场”等相继被央视、人民公安报社、国家反诈中心视频号采录。打造综保区反诈网红桥、周市反诈一条街、科教园大渔湾反诈集市等防范宣教“网红打卡点”,将心防宣传元素有机嵌入到全市155个核酸采样小屋、疫苗接种点等,实现疫情防控与反诈创安一体推进。


高效运转治理团队

持续塑优“枫桥式”社区警务生态格局

增强警务团队专业化新实力。年内举办社区民警辅警岗位练兵、职业技能大赛11次,在苏州市局社区警务技能竞赛中获三等奖。组织开展“枫桥式”警务室创建活动,命名表彰20个“枫桥式”警务社区、10名“李树干式”民警,打造形成“徐公桥上‘警’色好”“警绣炎武古镇平安”“临湖平安线”等特色品牌警务室,挖掘培育企业安全防范带队人潘宜盛、“全能警花”夏敏霞、“心防”金牌宣讲员胡斌喆等一批优秀社区民警,同心派出所警务网格员李庆祝被评选为省“最美网格员”。

增强部门联动共治新合力。健全与消防救援大队“六联”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出租屋“清患安居”及清锁开窗、清车出楼、清瓶出店、清床出室、扫街清患“四清一扫”专项整治,推广应用5G烟感、智能消防栓、电动车集中充电等智能设备。结合新一代社区警务室建设,全市25个派出所每个辖区至少有一家警务室可实现矛盾纠纷“云调解”,汇集检察、法庭、司法、信访、劳动等部门专业力量参与,实时连线开展在线调解,为探索构建新时代“枫桥经验”提供了先行样本。


  增强社会动员群防群治新活力。常态推进“蓝盾”平安志愿者建设工作,今年以来新增志愿者4.7万,开展志愿活动576次。大力推进“进圈入群”工程,催生“举手机制”效应,协助开展治安防范、普法宣传、防火监督等辅助性工作,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新活力。


  昆山公安将在敢为善为、敢闯敢试中,奋力走好新时代社区警务工作的“昆山之路”,力争实现“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新时代派出所工作目标,全力以赴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

(公 宣)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24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