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非凡十年】周庄:活态传承留乡愁,古镇蝶变日日新

10月13日 16:28

晴空排云上,秋日胜春朝。在秋高气爽的宜人天气里,周庄宛如一颗明珠,闪耀着璀璨的光芒,跃动着生命的蓬勃。


党的十八大以来,周庄镇上下继往开来、奋勇前进,以“匠心”细琢高质量城乡品质,在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城市功能、发展全域旅游、建设美丽乡村等方面下足功夫,全镇主要经济指标稳健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画卷正徐徐铺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展露出现实模样。



十年,是一个跨越历史的时间维度,更是一段砥砺奋进的发展历程。时间的卷轴上,铺展着周庄镇昂扬奋进、日新月异的历史进程。十年来,周庄的名气越来越响,古镇的景色越来越美,百姓的笑容越来越甜。


十年主要经济数据

2012~2021年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11%;

2012~2021年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96%;

2012~2021年

旅游营收年均增长7.3%;

入选全国特色小镇50强。


以匠心致初心,以初心致未来

展望未来

周庄将一如既往

乘势而上、笃定前行

朝着“建设世界最美水乡”目标

大步迈进


厚植生态优势

打造绿色产业“聚宝盆”


日前,记者来到周庄数字梦工厂数字摄影棚项目现场看到,主体建筑外观采用青灰白竖条相间配色,融合飞檐的抽象形态,既显江南水乡韵味,又散发科技魅力。


▲周庄数字梦工厂数字摄影棚项目现场


据悉,总投资约30亿元、核心业态主要包括实景影视基地和数字摄影棚的周庄数字梦工厂项目是周庄镇主动抢抓数字经济新机遇、打造文旅产业新高地、激发文旅融合新功能的重点工程之一。目前,涵盖一个5000平方米和一个9000平方米摄影棚及一个水下摄影棚的数字摄影棚已完成90%;实景影视基地的清明上河图北宋建筑群也在紧锣密鼓施工,预计明年4月一期工程基本建成


周庄乡村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陆阳

周庄数字梦工厂项目正式建成投产后,将以《清明上河图密码》等影视、综艺类节目为先导,打造集“内容开发、人才聚集、商业与IP合作、平台与流量加持、文旅商业变现”的周庄新文旅产业发动机,打造全新的现代文旅产业生态链。项目进入稳定期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


▲中科昆山高科技产业园


十年来,周庄镇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围绕“精致古镇、最美水乡”发展目标,以“文化旅游”和“感知物联”为主导产业,坚持项目为王,突出智能制造、文旅融合,在制定周庄“聚宝盆”高质量发展奖励政策的同时,为企业提供精准周到的服务,确保前置服务想得到、精准施策做得到、提升目标达得到。同时,大力引进国际化品牌和总部经济,实现本土培育上市公司零突破,建成“中科昆山高科技产业园”,引进远望谷集团等一批物联网重点企业,激发产业链和创新链“双链融合”,努力增创发展新空间、新红利、新优势。


发展全域旅游

融合创新成“流量密码”


去香村·祁庄,品味江南水乡乡村风貌;在万三酒庄,感受“从明朝喝到今朝”的微醺;走进古镇核心区,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水乡昼夜美景……来到周庄,每位游客都能从“有一种生活叫周庄”中体会出不同的含义。


▲万三酒庄


“活的遗存”,才能增添“美的体验”。这一类人气打卡地中,沈厅极具代表性。作为一个以古建筑为载体的传统景点,沈厅通过引进特色项目,在确保古建筑安全前提下,注入文化项目,让文物“活”起来;并开发特色文化艺栈,打造特色文化体验空间,让游客在主题特色空间中畅想不一样的游购娱体验。借助光影科技,周庄创新打造“花巷”“雨巷”及“鱼池岸”,使古迹、巷弄在现代科技中焕发生机,吸引大批市民、游客慕名前来,在漫游古镇时邂逅戴望舒笔下的“雨巷”和繁华似锦如梦似幻的“花巷”,还能穿越至“大鱼海棠”中的平行世界,感受多元化、场景化、沉浸式的新颖体验。


从0.47平方公里到38.96平方公里,从古镇游到全域旅游,十年来,以旅游业闻名的周庄不断深挖资源、完善配套、优化业态,从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模式,向追求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旅游”模式转变,让旅游与科技、文化、艺术等创新融合,以满足广大游客多元多样多层次的旅游需求。据统计,十年来,周庄镇游客接待人次连年增长,旅游营收年均增长7.3%



江苏水乡周庄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卫青

从“中国第一水乡”到“有一种生活叫周庄”,再到“夜周庄”,周庄全域旅游布局完美蝶变。如今,一个个网红打卡点串联成一个个服务不同人群的新产业链条,融合创新也成为周庄文旅“流量密码”。随着一系列旅游观光、餐饮民宿、文创购物、夜间演艺、特色街区等业态产品相继落地,周庄旅游“3.0时代”实践路径愈发清晰。


聚焦乡村振兴

家门口就有“诗和远方”


绿油油的稻田里不时飞出几只白鹭,穿村而过的小道边花木葱茏,一到傍晚步道上就人流不断,粉墙黛瓦的新建农房依傍着香樟、月季……走进周庄镇祁浜村三株浜自然村,道路平整四通八达,河水清澈见底,河面上小桥亭廊蜿蜒伸展,如诗如画的新农村风貌令人赏心悦目。


▲周庄镇祁浜村三株浜


祁浜村党总支书记  缪雪静

十年前不敢想象,农村环境能这么美,不仅家门口就有小游园,农村还能变成旅游景点,老百姓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每天生活在“诗与远方”,心情也更好了。这里以前是出了名的经济薄弱村,最萧条时只有120多户人家,常住人口就100多人,且大部分是老人。


为激活农村活力,重续乡土文脉,近年来,依托美丽乡村、特色田园乡村等项目的持续推进,祁浜村村庄环境得到显著提升,加上全域旅游赋能,祁浜村也在香村·祁庄这一IP下实现了华丽转身。


▲周庄镇祁浜村民宿


从一个闭塞的“空心”村到全域旅游打卡地,祁浜村的发展折射出周庄镇十年改革发展实实在在为百姓谋幸福的生动缩影。一直以来,周庄镇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作为、补齐短板、办好实事,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成现实,全面提升百姓幸福指数。如连接长三角的东垞港桥和小木桥路顺利开通,老旧小区完成综合改造、镇属物业全面进驻,智能公交候车亭、口袋公园、3A公厕相继落成……十年来,数不胜数的民生红利在周庄相继落地,共建共享、共同富裕温暖着周庄人民的心田。着眼于满足大家对美好生活多元多样多层次需求,周庄在提供普惠均衡的公共服务基础上,还大幅增加教育、医疗、养老、文旅、体育等优质资源和制度供给,推进建设高品质“15分钟便民生活圈”,用优质公共服务吸引人才、满足居民。


十年再上新台阶

如今的周庄

富足美好处处可见

一幅现代化的鱼米之乡图景跃然眼前

“人民更幸福”已成为周庄

共同富裕新征程上最鲜亮的本色


融媒体记者 | 丁燕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2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