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非凡十年】周市镇:产城融合,打造北部新城

09月29日 19:56

风华十载,筑梦未来。


东临太仓,北接常熟。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昆山的“城市北门户”,周市镇经济社会快速进入“快车道”。在这片79.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四通八达的路网打通了城镇发展的主动脉,加速了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大产业集聚发展,为周市发展积蓄强劲动能。漫步在周市街头,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斑斓画卷扑面而来,体育生态公园、城市运动公园等休闲活动场所人气十足,绘就了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图景。

十年是时间的刻度

亦是发展的标尺

十年来,周市镇坚持

以高水平党建引领社会治理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

以经济发达镇改革为动力

深入推进昆山“城市北门户”建设

地区生产总值从129.28亿增长到351.64亿,增长了1.7倍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3.39亿增长到37.52亿,增长了1.8倍


2019年通过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省级验收,连续5年位列昆山乡镇综合考评第一


202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1.6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52亿元,规上工业产值416.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


在近期公布的全国百强镇排名中,周市镇连续两年位列第9


周市镇党委书记 陈建中


面向新征程,我们将以开发区为龙头,联动张浦镇、千灯镇,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全方位、全过程、高水平、高站位建设好北部新城,不断提升城乡功能品质,增强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建引领,打造基层治理新样板


去年6月起,周市镇“红管先锋”重点项目推进会暨“全网融合”书记项目启动,17辆“全网融合”巡查车穿梭在村社区,总行驶里程9.9万公里,在促进巡查效率提升的同时,为群众送去各类服务。以“小网格、大服务”为主线,以微治理为基点,推动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确保民声在基层回应、矛盾在基层化解、问题在基层解决,加速绘就“全网融合一张图”,持续升温“暖好一颗心”。

陈建中


我们将“党建引领”作为全网融合的核心,加强战斗堡垒作用;将“巡出问题”作为全网融合的基础,提供为民精准服务;将“信息共享”作为全网融合的保障,突出服务群众的治理效能;将“解决问题”作为全网融合的根本,不负人民重托与期盼。


周市镇以“党建+网格”为基本原则,积极发动网格中的党员,凝聚网格长、楼道长、居民小组长的力量,组建党员联系四邻先锋队,推行“行动支部”工作法,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优势,确保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互相促进、共同提升。目前,全镇38个村、社区“全网融合”工作站已实现“大党委”全覆盖,来自安全、环保、公安部门的220名网格员“下沉”一线,确保隐患问题“应报尽报”。同时,周市镇依托“智慧周市”平台建立全镇统一的应用终端,打破原先多个系统、信息不通、重复采集的数据壁垒,将巡查事项嵌入系统,确保全网融合各项巡查、处置、流转、考核、统计等功能“应有尽有”,打造“一屏全掌握、一网管全域”的智慧化城市管理体系,推动治理要素由“加法”向“乘法”跃升,大数据运用效果由“量变”向“质变”蝶变。

2017年

周市镇就在全市率先推行社会治理网格化,将全镇划分为79个基础网格,配备152名网格员,重点开展社会治理领域的巡查工作。

2020年

周市镇将基础网格和专业网格整合,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张网、一个站、一清单、一中心”的巡查处置机制,完善了前端巡查、中端派单、部门处置的工作流程,实现网格吹哨,部门报到,大大提高事件处置效率。


周市镇社会治理局局长 高晓婷


接下来,我们将把专业市场、商贸综合体等要素一并纳入网格进行管理,真正实现一网打尽,探索网格治理3.0版本,进一步提升治理质效。


厚植沃土,加速产业集聚发展


走进蒲公英科创产业园二期项目建设工地,忙碌的景象跃然眼前,不久后,麦当劳汽车餐厅、24小时便利店、共享影院、无人图书馆等特色业态将集聚于此。目前,蒲公英智能制造加速产业园一期已经启用,运营至今,园区入驻企业34家,成功培养出昆山科技创业领军人才企业14家。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大片“散乱污”群租厂区,2019年,昆山城投集团通过拍卖获得后,联合周市镇、蒲公英孵化器三方共同推进厂房改造升级,通过借鉴珠三角“工业上楼”模式,并对标国内一流城市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植入现代设计理念,打造昆山首批工改Ma项目和“网红”科创载体。

不远处,铱工场周市科创产业园正在进行项目扫尾工作,预计今年11月竣工。眼下,铱工场已完成了时雨润物、佰思颖和等8个人才科创项目的落户。沿着这条周市镇规划打造的北中环产业科创带,工改Ma、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机器人、5G……创新创业的种子在这里萌芽,科创梦想在这里扬帆起航。

十年来

周市镇坚定不移抓项目、兴产业

厚植高质量发展优势


一方面,围绕新兴产业抓招商,壮大新兴产业集群,强化要素保障,汇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并依托国家火炬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基地,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产业,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同时充分发挥江苏省激光产业联盟、理光(昆山)创新中心等招商平台作用,加快推进半导体装备、住重质子医疗等优质项目洽谈落地;


● 另一方面,围绕数字经济抓产业转型,全力推进存量项目数字化转型,鼓励东硕电子、久茂电子等一批龙头企业,积极打造示范智能车间,并着力推进华辰、萨驰等企业以场景应用引导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加强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逐步实现“AI+高端装备”“AI+机器人”“AI+新材料”等研发与制造模式,提升企业自动化程度。

经多年培育,古田、昀冢、普热斯勒等企业已经慢慢完成了从一颗种子到一棵大树的成长,这些企业不仅成为了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也在加速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


周市镇财政和经济发展局局长 韩俊


我们将坚定不移抓创新、聚智力,积蓄高质量发展动能,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深化工改Ma项目运转进程,加快科创项目引入进度,持续释放昆山科创产业用地政策效应。


周市镇还将推动一批高端人才项目落地,并坚持栽好梧桐树,招引凤凰来的理念,构建全方位人才服务保障体系,让各类人才引进来、留得住、发展好。


改善民生,擦亮居民幸福底色


眼下,周市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即将投入使用。该项目在周市镇福利院旧址新建,总投入2.5亿,占地27亩,总建筑面积37474平方米,设置护理型床位400张、颐养型床位280张。项目规划涵盖不同功能主题的特色化养老项目,主要包括大健康管理中心、护理院、康养中心、安养中心、老年学校、智慧养老呼叫平台等,满足老年人基础医疗、康复、护理、娱乐、教育、休闲六位一体的医养融合服务需求,从而达到养老服务以及养老需求的全面覆盖。

周市镇社会事业局局长 顾洁


作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未来通过该项目搭建起周市镇的养老服务体系,通过服务的延伸,拓展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打造‘无边界的养老院’,提升服务品质,为广大老年人打造深度参与社会生活的平台,提供高质量的精神生活服务,满足老年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周市镇依托机构、社区和居家三级联动,织密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构建“1+3+9+X”养老服务新格局,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上学学位、医疗服务、养老床位……过去十年,周市镇将“民生清单”兑现成百姓“幸福账单”,一笔一画,勾勒出市民可见可感的幸福。目前,周市镇有各级各类学校48所,提供学位4.5万,教职工人数3410名。2021年,周市镇教育领域投入5.4亿元,今年9月,周市高中顺利投用,形成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完整的教育链条,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大镇。康复医院二期投入使用,启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异地新建工程,三级医疗体系更加健全。同时,还大力推进文化体育基本现代化建设,城市运动公园等一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投入使用,开放10所学校健身场地,“10分钟文体生活圈”日趋完善,每年还开展各种群众性文体活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提升人民幸福感。

陈建中


接下来,我们还将加快推进粮库以及城隍潭生态园建设,依托新塘河串联起周市、陆杨两个老镇,因地制宜补齐各类休闲活动设施,促进文旅融合,全面推进老镇更新,让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公共服务更加优质,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融媒体记者 | 李 艳

融媒体摄影 | 黄春宇

责任编辑 | 刘文琦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20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