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促乡村“蝶变”展新颜

09月29日 13:59

锦溪镇党委大力推进抓党建促乡村全面振兴,从“乡、村、振、兴”四字入手,不断畅通机制形成发展合力,挖掘特色让乡村更美好,筑牢基石充实队伍力量,实施“党建+”发展路径,力促乡村“蝶变”展新颜,绘就新时代鱼米之乡美丽画卷。

强基础 畅通“乡”字机制

·充分发挥乡镇党委“轴心”、村党(总)支部“纽带”、网格行动支部“触角”三级党建体系作用,形成发展合力。成立镇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连续三年将乡村振兴纳入镇党委书记项目,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以行政村为单位,优化建设党群服务、文明实践、教育培训等功能载体,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群服务阵地群。创新“百人长”工作机制,推动党建网格、治理网格、服务网格“三网融合”,推动需求在网格发现、资源在网格整合、问题在网格解决。

一盘棋 挖掘“村”字肌理

·紧紧围绕“乡村让生活更美好”,坚持一村一品、因村施策,挖掘乡村肌理。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将党建元素融入村庄布局,发挥“党建红”内生动力,建强为民服务载体,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充分挖掘各村特色,讲好村庄故事,打造“稻香农田”长云村、“民宿业态”计家墩村、“历史文化”马援庄村、“生态优美”蜻蜓港村、“金砖古窑”祝甸村5个样板,入选首批“昆山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

 建队伍 筑牢“振”字基石

实施“头雁领航”工程,按照“一人一档”,对村书记工作实绩、群众评价、教育培训、廉洁自律等方面建立综合档案,严把日常监督关。实施“强素提能”工程,打造线上线下多类学习平台,推动党员干部在环境整治、控违拆违等重点领域一线攻坚,上半年累计参与超1万人次。实施“根系工程”,用好村(社区)小组长、大队长、志愿者等力量,推动新老党员“传帮带”结对,不断充实乡土人才队伍。

 原动力 绘好“兴”字蓝图

充分发挥“党建+”原动力,探索实施“党建+产业”“党建+人才”“党建+文化”“党建+生态”等发展路径,让乡村焕发新活力。长云村党总支创新实施“12345”新型合作农场党建模式,实施“稻田养鸭”“稻田养虾”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打造集农业观光、亲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长云稻香美育圩”。朱浜村党总支以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创建为契机,以古窑遗址为基础,通过“微介入”“微整形”,建设“祝甸砖窑文化馆”,带动民宿经济发展、村民就业创业。

(锦 宣)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2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