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非凡十年】张浦镇:十年蝶变,加速“城”长
每个周末,家住张浦镇的李先生便会带着女儿去市民文化广场玩耍,还可以在附近的保利影院看场3D电影、在银都商业广场吃顿美食……用李先生的话说,那就是“住别墅、开轿车,逛公园、看电影、吃西餐,张浦人日子过得和城里人一样。”
而张浦这十年的发展变化远不止这些:2011年,美国威富服饰落户张浦,世界500强企业队伍再扩容;2012年,作为全国首批“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张浦镇拉开“强镇扩权”的序幕;2017年,德园获批中德(昆山)中小企业合作区,标志着昆山中德经济合作上升到国家层面……
十年耕耘,十年开拓。漂亮的发展“成绩单”浸透了张浦人奋斗的汗水。作为昆山南部片区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张浦镇从“工业重镇”向“活力新城”蝶变升级,全力打造对德合作高地、昆南活力新城、现代乡村样板,两度获评苏州市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地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排名提升到第18位。
筑造“德资高地”
产业集群成势
十年来,张浦镇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百强镇第一方阵,尤其经济发展表现不俗。
今年年初,一扫疫情阴霾,张浦德国工业园内,第100家德资项目恩弗泰克工业技术(昆山)有限公司的正式签约。今年,德园成功达成“双百”目标,德资企业数量达100家,实现年产值超100亿元,年创造税收10亿元。
这十年里,张浦人努力打好“德资牌”,让特色更“特”,优势更“优”。截至目前,德园欧美企业总数达190多家,其中包括7家世界500强企业。已初步形成以智能制造、高端食品、总部贸易三大主导产业,生物医疗、人工智能两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3+2+X”现代化特色产业体系。并且,德园还拿下了包括中德(昆山)中小企业合作区在内的7块牌子,成为全国重点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之一。
“张浦就是德园,德园就是张浦。”这样一句话足以证明德园在张浦人心目中的位置。在发展空间上,该镇通过“退二优二”等方式,集聚淞南科技园、德旺宝智能制造科创产业园等7个科创载体,其中不乏省级众创空间。在服务举措上,该镇围绕“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实施大企业“生根”计划、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力争让每个德企项目一落地便“跑起来”。
不仅要留住企业的人,更要留住企业的心。张浦镇还进一步放大德国工业园入选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理事单位“乘数效应”,德园与德国领事馆、德商会、德国机械行业协会等官方机构及民间组织建立合作,还连续多年在德国多特蒙德、法兰克福等地举行招商推介会,知名度美誉度日益提高。同时,积极举办“德园金秋招商月”“德园家庭日”“智能制造研讨会”等活动,不断提升德商认同感、归属感。
如今,站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等战略叠加交汇的风口上,张浦镇如何利用自身产业资源、交通条件等,答好时代课题?
唯有用心,方得始终。张浦镇党委书记顾向民回答干脆:“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深度参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建设,积极对接融入上海,围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把着力点放在构建‘3+2+X’特色产业集群上,持续加大产业建链、强链、补链力度,做深做透存量文章、做优做强增量文章,全力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区。”
致力城乡一体
点“靓”幸福生活
产业赋新、城乡更新。这十年,张浦不断擦亮绿色发展底色,衬托出高质量发展成色。
工业重镇,是张浦曾经的代名词。厚重的工业曾给人留下气氛沉闷、缺乏活力的印象。如何实现破茧蝶变?张浦镇打破镇级思维,科学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优化布局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以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支撑高能级承载、高质量发展,努力推动由“镇”向“城”的发展蝶变。
这十年间,张浦围绕自身建设蓝图,加快实现由“镇”到“城”的跨越。为此,在一系列改革探索中,张浦镇加快推进精致宜居城市建设,以“精致靓丽、江南德韵”的理念实施城市规划和有机更新,有序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加快拓展城市空间,推动减量发展。与此同时,加快推进老镇区有机更新,全面升级城市功能品质。
与城市品质相呼应的,还有乡村韵味的营造。走进初秋时节的尚明甸村,近200亩的3D稻田艺术画跃然田间、与飞翔的白鹭、精致的村庄相映成趣。在乡村振兴中融入科创元素,尚明甸村的这一大胆想法,使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从一个落后村摇身变为远近闻名的标杆村。截至目前,已有11家科创企业、8家文旅企业扎根尚明甸村。
尚明甸村地处张浦镇的最南侧,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该村坚持守正创新,实施以“乡村+科创”为主题的项目建设,通过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实施保护性开发,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改建废旧厂房,规划空间布局,塑造科创与田园交相辉映的特色乡村。伴随“79年花园民宿”“清溪里商务民宿”“自行车主题西餐厅”的落地,尚明甸迸发出无限的活力与魅力,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气。不少游客感慨:整洁的村容、完善的设施、迅捷的网络……这里的乡村,别样美。
乡村别样美的背后,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强大助力。张浦镇大力推进千亩梨园、高效农业产业园、三家桃园提升工程;推动农业经营规模化、管理智慧化、产品品牌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同时,加快农房翻建速度、严格风貌管控,恢复水乡原生景色,彰显“江南水乡”特色风貌。
一切先向“城”看齐。张浦镇将持续推进振苏公园、张浦老街、粮库等特色节点项目设计,推动新吴天地、中能广场等功能性项目开工、开业。统筹推进唐家角、中林庄等城中村动迁、翻建步伐,推广与城市风貌相一致的新农房户型。持续推进公共厕所、农贸市场、公交候车亭改造提升和管理提质,使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突破“体量”局限
更高水平开放
“这真的太方便了,企业开办一次就能办妥,真心感谢你们。”日前,柳先生来到张浦镇行政审批局申请公司开业业务,在工作人员帮助下,仅用时40分钟便完成了包括营业执照申领、公章刻制、银行预开户、涉税业务办理等一系列业务。
十年,一个窗口的变化,折射的是服务理念和效率的转变。作为全国首批25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之一。十年来,张浦镇奋力推动改革从行政体制领域向经济发展、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等各个领域全面延伸,为高质量跨越发展注入蓬勃生机。
面对市里首批下放800余项行政权,张浦镇对便民服务中心服务流程进一步优化,让群众办千件事,只进一个门,305项行政审批只盖一个章。紧接着,在全省率先打破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界限,组建“一办九局”10个职能机构和镇域唯一一个事业单位人事服务中心,构建“人员编制精干、管理扁平高效、运行机制灵活”的新型基层政府。
“最舒心”的政务服务、“有温度”的执法队伍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金字招牌”。从“五个通办、五个零、五个一件事”到“浦便利、浦惠民、浦速办”,张浦镇审批模式不断推陈出新,服务事项不断向“最后一米”延伸。目前,行政审批局前台共承接和进驻许可、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283项,日均办件超3000件,审批时间提速63%,办事环节缩减57.8%。综合执法局共承接885项执法权限,执法领域全面拓宽、执法效率全面提升。
改革最大的受益者是老百姓。这十年来,张浦镇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民生类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4.7%;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全市乡镇首家九年一贯制学校震阳实验学校建成启用,良渚实验学校、新吴幼儿园、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等重点民生项目有序推进;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舞动中国排舞联赛线上赛等大型文体活动26场,《永不消失的电波》《幸福里》荣获苏州群众文艺“繁星奖”金奖。
非凡十年,再“浦”华章。“坚持向改革创新要红利、要动力。”顾向民表示,将动员全镇上下立足新起点、勇担新使命、主动新作为,自觉扛起高质量建设昆山南部城市副中心的时代重任,奋力在勇树全国现代化建设乡镇标杆新征程中踔厉前行。
融媒体记者 | 张田
融媒体摄影 | 徐鹤千
责任编辑 | 庄哲彦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20589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