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人大代表段俊:从租房蜗居到安家落户

10月14日 20:08

开栏的话

小康路上,昆山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离不开一批兢兢业业的奋斗者。本报将寻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亲历者、典型人物,村支书、老党员、致富能手等小康带头人,围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讲述奋斗者身边和眼中的创业奋斗故事。

奋斗者名片:

段俊,祖籍四川内江,新昆山人,嘉联益电子(昆山)有限公司制造中心厂办室副经理。200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201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奋斗者说:

“能在昆山安家落户,我很知足了,这就是我想要的小康。”

段俊一家三口住在晨曦北园小区一栋楼的6楼,因为获赠一层阁楼,住房面积140多平方米。段俊说,2005年买房子时,就是考虑到6楼面积大,老家来人也好住。10多年的时间里,段俊家经常是住满的状态,因为但凡老家有人来昆务工,找到工作前都会暂住他们家。

9月21日上午,段俊调休在家,和女儿聊聊天。女儿学的是美术专业,去年大学毕业,今年正准备考教师资格证,希望可以当一名美术老师。段俊知道女儿很喜欢美术,所以非常支持她。临近中午,段俊老公买菜回来,两人一起在厨房里准备午饭,做好午饭后,一家三口在餐厅吃着午饭,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墙上的“家和万事兴”字画正是她家小康生活最生动的写照。

段俊家客厅有一个“几”字形书架,上面放满段俊的各种荣誉证书和合影照片,其中有一张和李克强总理合影的照片放在很显眼位置。“这是2014年与李克强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座谈会后的合影。”说起这张合影,全家人的骄傲之情溢于言表。那次座谈会,李克强总理听取了来自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的代表和基层群众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段俊作为全国2.6亿农民工的唯一代表参加会议,并且与李克强总理面对面对话。

除了这张合影,段俊还有一张很特别的合影,是2018年段俊第一次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和与会的3000多名人大代表的合影,将近4米长。因为客厅比较窄,段俊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地方摆放,就一直放在收纳盒里。“以后要是再买房,一定要有一个更宽敞的客厅,这样就能摆得下这张近4米长的合影了。”段俊一家对未来有着更美好的期待,“现在的这套房子我们不会卖掉的,因为它是我们在昆山奋斗最好的见证,非常有意义。”

思甜不忘忆苦。1994年,段俊来到昆山打工,那时她租住在城东最便宜的农房里,12平方米的农村房屋,条件十分艰苦。第二年,段俊与闵先生结婚,因为两人工作努力,生活条件逐渐好转,尽管还是租住城东,但住房条件越来越好。2005年,夫妻二人有了一定积蓄,便在晨曦北园买了房,这才真正安了家。“以前这里都是农田,现在有很多商业综合体,吃喝玩乐,什么都有。”20多年,段俊亲眼见证昆山的飞速发展,亲身感受经济社会发展给自己和周边人带来的幸福感。她说,从一个小县城到经济发达的大都市,生活在昆山,她越来越有归属感,昆山就是她的家。

“2019年,在全国两会上我提出一个建议:希望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并且加装电梯。”考虑到中国老龄化社会提前,段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实实在在考虑到百姓的切实需求。之后,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了这一块内容,让她感觉到自己的提议很有价值,也感受到国家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关注。这两年,昆山正在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今年9月16日,我市印发了《昆山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操作流程(试行)》,详细说明了老旧小区申请加装电梯的流程以及政府资金补贴力度等情况。

“在昆山,只要肯努力肯奋斗,就一定可以过得很好。在这里,我们可以更快奔向小康!”言谈中,段俊对未来充满期望。

融媒体记者 | 赵迎飞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