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上市企业】好孩子集团:一份“温暖”赢得世界

10月13日 23:00

在北京王府井,在上海南京路,在美国沃尔玛,在德国阿尔迪……好孩子的身影遍布世界各地。

从昆山一家濒临倒闭的校办工厂,到走向世界的“好孩子”,好孩子集团历经31年的培育、成长、壮大,不仅冠有“学霸”“明星”等业界称谓,还摘下了“勇士”“霸主”等市场名号。“新时代新挑战,眼下的世界在变、市场在变、产业也在变,但是‘妈妈怀抱里的温暖’永远不变。我们的梦想和使命,就是为改善儿童生存环境、提高儿童生活品质而奋斗。”好孩子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宋郑还说。

从校办工厂到行业翘楚

好孩子“三十而已”

1989年,昆山撤县设市,开启新的发展之路。这一年,昆山一所乡镇中学最年轻的副校长宋郑还,受命“拯救”已经8个月没有发工资的校办工厂。好孩子从此诞生。

“当时,一点做企业的经验都没有。但是我们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宋郑还表示,“要做世界上没有的产品。”很快,他亲自设计出了第一款可以摇、可以推的两用功能婴儿车,并申请了专利。后来,由于缺乏生产资金,宋郑还把专利卖给了一家镇办企业,拿到第一桶金4万元。

从那以后,好孩子便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精神快速成长起来。“1994年,我们打进了国际市场,可是,随着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销售占比越来越大,我们的产能却跟不上,而提升产能、研发新品都需要资金,这个问题曾一次次摆在我们面前。”宋郑还介绍,起初,好孩子通过稀释股权获取资金,但是后来这条路越走越窄。他决定向资本市场借力。2009年,好孩子提出上市计划; 2010年,好孩子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当年,好孩子成为港交所的“超购王”,认购资金达到发行募集资金的1360倍。

彼时的好孩子,已经成长为中国母婴市场的“明星”,婴儿车市占率达70%以上。“然而,我们还只是一个‘隐形冠军’。”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宋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隐形冠军”的弊端,就是对市场变化不敏感、反应不及时。“因为你始终都隔着人家的品牌这一道环节。”宋郑还表示,上市不仅仅为了募集资金,还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

上市十年来,好孩子发生了两大转变:由“隐形冠军”转变为“显形冠军”甚至“行业领袖”,由一家国内企业转变为全球化公司。

时至今日,好孩子成功书写了一张张精彩的成绩单:婴儿车销量中国市场连续27年第一、美国市场连续21年第一、欧洲市场连续14年第一;汽车安全座椅在中国、德国、美国市场均销量第一……

从中国产品到世界品牌

好孩子“玩转”全球

基于全球母婴市场“霸主”地位,好孩子还有着不同的“身份”:“美国造”“德国造”“日本造”。“这实质上反映了好孩子从全球的‘中国产品’向中国的‘世界品牌’的转型。”宋郑还说。

在雄踞国内市场后,一天,好孩子迎来一位德国客商。参观企业时客商的一句“婴儿车不是这么做的”,让宋郑还如梦初醒。随后,他前往日本、美国考察市场,发现产品与国际市场还存在很大差距。回来后,他为好孩子定下新的发展思路:当不了世界冠军,就当不了中国冠军。

“在国际市场上经营,我们始终坚持‘全球化就是本地化’的理念。”宋郑还说,这与把产品卖到世界大不相同。2014年,好孩子一举把两家国际公司并入麾下,一家是德国的高端儿童用品公司CYBEX,另一家是美国的百年儿童用品公司Evenflo,奠定了好孩子自主品牌打造及其全球化经营的基础,也构建起了全球价值链。

在好孩子全球生态圈展示厅,由美国“鬼才设计师”Jeremy Scott设计的联名款Priam婴儿车,卖到3600欧元一套。“十年前,由昆山团队研发的这款婴儿车就已获得发明专利,但一直没有变成产品。”宋郑还介绍,后来结合国际研发设计理论,终于把这一专利变成一款高端经典产品。此外,国际著名的产品及室内设计师Marcel Wanders,是好孩子高端儿童室内家居系列产品操刀人;乌克兰天才女设计师Anna Karenina以及人称大KK前维密超模的karolina kurkova等是好孩子合作者。

婴幼儿用品14大门类,好孩子均有涉足,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搭建全球创意设计平台,吸引200多名全球设计师,成为企业自有研发力量的“外援团队”;与全球20多家工业设计机构和大学合作,组建服务供应链;引入法国香水研发公司技术,开发出儿童香氛产品;与日本企业合作,打造米糖系列产品……目前,好孩子耐用品、护理用品原料供应商更是多达290多家。

自1994年布局国际市场到现在,好孩子已发展为总部、供应链管理中心在中国,品牌经营管理在德国,融资法务在香港,大数据中心在捷克,七个研发中心分布在各个国家,区域性经营总部以中、美、德三个“母市场”为轴心的全球化运营格局。

从“妈妈摇爸爸摇”到“勿忘我”

好孩子走进千万家

在全球化、品牌化发展的同时,好孩子始终坚持为儿童改善生存环境、提升生活品质的初心。曾为中学老师的宋郑还常常把婴幼儿用品比作“妈妈的怀抱”。他认为,唯有以人为本、极具人性化的产品,才能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一秒折叠的好孩子口袋车最初设计理念,源自昆山阳澄湖大闸蟹。一次,好孩子研发人员聚会品蟹。看着“横行霸道”的大闸蟹被捆绑后缩成一团,研发人员灵感一现:设计轻巧可折叠童车,解决携带难问题。产品问世后,不仅大小、重量做到了极致,还实现了一秒钟折叠或打开,满足了人们的携带需求。

美国市场畅销的“妈妈摇爸爸摇”童车,源于宋郑还在荷兰旅游时的一次偶遇。当时,他看到一对夫妇推着童车进入百货商店,孩子不停地哭,妈妈就推着童车轻轻撞商店的台阶。“从这件小事,我想是不是可以设计一款秋千式的童车。孩子坐在上面,既可以前后摇,也可以左右摇。”宋郑还说。没想到产品出来后,在美国一炮打响,几乎打入了美国所有的母婴商店和大型超市。

“这就是产品的人性化体现,从市场角度看,是坚持了用户导向理念。”宋郑还说,随着科技进步,新的消费需求不断涌现,“用户导向”理念也应随之升级。

置身好孩子全球生态圈展示厅,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各类儿童用品的“生态森林”:一款具备动力自助功能的童车,上坡可助力,下坡则自动减慢;一件新材料的婴儿内衣,当孩子发烧时可自动感应,改变颜色提醒父母;一个玻璃杯从2米高处落到地面,完好无损……其中,一款嵌入了智能科技的汽车座椅让记者印象深刻。当孩子被独自留在车里超出一定时间时,该座椅就会自动报警。“针对每年都会发生的儿童被滞留车内出现生命危险的事件,我们给这个产品取名为‘勿忘我’。”宋郑还表示,接下来,好孩子还将运用感知技术,对这款产品进行优化升级,最大程度保护儿童生命安全。

记者手记 

登陆资本市场是好孩子全球化、品牌化及其产品人性化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宋郑还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今年好孩子全国2800多家门店曾两个月未能展开线下营业,然而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好孩子又很快浮出水面。德国基地业绩5年来翻了两番多,今年依然有望实现4亿欧元销售额。为抢占未来市场,到今年8月底,好孩子投入的研发费用已达1.7亿元之多。

宋郑还心中还有一个“终极目标”,就是真正做一个可以高质量持续发展的好企业。对于用户,可信赖;对于社会,不仅提供物理价值,还创造社会价值;对于儿童,则在于改善生存环境,提升生活品质。基于这样的信念,他说:“好孩子走的路,所有企业都能走。”

融媒体记者 | 李传玉 张田

融媒体影像记者 | 顾洁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