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非凡十年】昆山高新区:非凡十年铸辉煌,奋勇争先谱新篇
过去十年,是昆山高新区发展史上极不平凡、充满挑战的十年;是广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勇毅前行的十年;是不断取得新成就、展现新气象的十年。
十年奋斗波澜壮阔,十年画卷气势恢宏。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全国首个设在县级市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山高新区围绕“高”“新”做足文章,各项指标稳步增长,规模实力持续增强,创新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综合实力跃居县域国家高新区首位。
十年间,昆山高新区新成就不断创造、新局面不断打开,地区生产总值从590亿元跃升至97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从47亿元到107亿元的突破,工业生产总值实现从1198亿元到1762亿元的飞跃;高新技术企业集群规模突破880家,“独角兽”“瞪羚”企业不断涌现成长;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分别为65.3%和66.8%。截至今年6月底,高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6亿元;工业总产值762.2亿元,其中规上工业产值727.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8.4亿元,增长3.5%;服务业增加值283.3亿元,增长1.8%;进出口总额46.64亿元,增长3.2%;到账外资3.4亿美元,增长6.3%。
产业驱动,激活转型发展动能
十余年前,“做核酸,到昆山”,是昆山人对小核酸产业未来发展的憧憬;十年后的今天,梦想终成现实,小核酸产业从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昆山生物医药产业园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火炬昆山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江苏省小核酸技术应用创新中心”等;建立了覆盖小核酸新药开发、药物前临床、临床前和临床研究的全产业链,1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在这里扎根;入驻企业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重大新药创制等各类国家级项目30个,建立了亚洲最大的小核酸药物品种线;规划四期共计2200多亩的生命健康产业园正加快建设中。“高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已驶入快车道,作为全区支柱产业之一,高新区将以千亿级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之势迎接下一个‘黄金十年’。”昆山高新区科技局局长熊伟说。
▲昆山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产业园
沿着吴淞江一路向东是南淞湖,先进计算产业高地正在这里崛起。今年8月,中科晶上发布工业级5G终端基带芯片“动芯DX-T501”,采用工业级5G专用DSP核,具有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等特点。“这款芯片可根据工业应用进行个性化定制,面向工业制造、工农生产、交通物流、生活服务、远洋矿山等领域提供工业级5G解决方案。”昆山中科晶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毅说。今年底,中科晶上还将升级发布动芯二代芯片,满足不同领域市场需求。
从“无”到“有”后,如何从“有”到“强”?工业级5G产业互联网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重大平台先后启动建设;中科晶上、寒武纪等核心项目纷纷落户;中科可控“苏梦”智能化生产线建成投产,工业级5G终端基带芯片正式发布……目前,全区已率先形成高性能计算机芯片、无线短距离通信芯片、工业智能芯片“三芯”同步发展格局。“先进计算产业正以‘昆山速度’加速突破,在载体建设、项目引进、产业政策、生态培育等方面初步打造出一条先进计算产业链。”昆山高新区经发局局长朱振刚介绍,高新区将进一步促进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三链”融合,大力构建以算力、算法、算据、计算应用四大功能园区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打造国家东部地区先进计算产业“新名片”。
今年初,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的“嵌入式低阻柔性Mini LED背光基板技术研究”项目在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中荣获最高奖——优胜奖。“我们采用了自主开发的嵌入式纳米印刷技术代替传统光刻,具有低成本、无污染、更细线宽、更高走线密度、更低电阻等优势,可实现节能减排50%以上。”企业负责人介绍。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厚植先发优势,方能制胜未来。在新一轮发展机遇中,昆山高新区主动顺应高质量发展新形势,拼抢战略叠加机遇,全力建设阳澄湖两岸科创中心,聚焦先进计算、生命健康等产业创新集群,推动产业规模加速向千亿级攀升,奋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要素保障,精准助企攀“高”逐“新”
8月2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2022年第72次审议会议结果,苏州清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科创板上市委审议,成为今年高新区第3家成功过会企业。“我们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府提供的‘昆如意’服务。”苏州清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清越光电已发展成为聚焦PMOLED、硅基OLED、电子纸、CTP、LCD等新型显示整体解决方案的行业领军企业,先后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财政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等。
▲苏州清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紧扣“高质量发展”和“集聚新动能”两条主线,高新区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今年,我们启动了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发布高新区‘一网通办’平台和‘高兴办’营商环境服务品牌,围绕投资、政务、法治和人文四大方面推出20条举措,让更多企业和群众享受到政策红利。”昆山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局长刘清涛表示,将着力营造更加高效开放的投资环境、更加智能便利的政务环境、更加规范透明的法治环境、更加多样和谐的人文环境,全力打造昆山优化营商环境的“策源地”和“试验田”。
近年来,昆山高新区制定高成长性企业培育方案,围绕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到高新技术企业,再到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链条式成长路线,不断培育出领军型创新企业。截至目前,全区拥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11家,均居昆山市首位。2021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811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884家。
高新区全流程多维度帮扶企业,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以产教融合为抓手,高新区大力构筑人才科创“阳澄湖福地”,现已建成全国首家政校企工程类产教融合基地,与19所高校形成实质性合作关系,联培工程硕士超200人。“三校两所”等一批创新研发机构发挥示范效应,建设投运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1家,省博士后实践基地1家,共开展各类项目27项;设立运作“昆科贷”“智租融”“高新担保”等金融平台,以及创业服务中心、原创基地、机器人产业园等资产平台,为成长期科创企业提供资金担保、科研孵化、政策申报等服务。
▲阳澄湖科技园
十年来,高新区始终把党建作为推动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金钥匙”,赋能争先进位,助推跨越式发展。高新区积极打造阳科园、吴淞江等4个功能差异化区域党群服务圈,强化新兴领域党建“两个覆盖”,成立长三角区域国家高新区党建联盟,设立全国首家《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社园区工作站,集聚党建专业智库创新资源,培育“中国芯中国梦”等75个“一支一品”矩阵,打造新江南等20余个省市级党建示范点,构建“中—泾河村、南—姜巷村、北—唐龙村”党建引领乡村共同富裕特色区域,在产业园区党建基础上积极探索“1145”产业集群党建联盟工作,以“党建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三链融合”,持续放大党建助推区域发展作用,不断加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精雕细琢,绘就民生幸福画卷
每天中午,泾河村日间照料中心都很热闹。在宽敞明亮的“膳食房”,几十位老人正在用餐。“荤素搭配,每天都不重样,食堂就开在家门口,方便得很。”泾河村村民周爷爷由衷赞叹。吃完饭,周爷爷又和好友来到隔壁的休息室,聊起了家常。
▲泾河村日间照料中心
“这个日间照料中心功能强大,有食堂、药房、放映室、休息室等,让老人足不出村,在家门口就可以幸福养老。”泾河村党委书记费建忠介绍。2021年,泾河村村级集体净资产达1.83亿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约3100万元,位居昆山市前列,农民人均纯收入超5.5万元。“以前做梦都不敢想,村里变化能这么大,如今村里干净整洁、满眼绿色,生活很舒服。”村民冯建华的喜悦溢于言表。
幸福的成色,必须有鲜明的民生底色。近年来,高新区围绕“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一个个举措不断实施,一项项探索不断涌现,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暖心实事托起大家“稳稳的幸福”。
一个个“泾河村式”的幸福场景勾勒出群众最期待的“小确幸”。“泾河村在打造共同富裕‘村域示范’中探路先行,走出了一条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昆山高新区社会事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新区将大力实施“54321”乡村振兴高新特色工程和泾河村乡村共同富裕专项行动,构建“南姜中泾北唐”共同富裕特色样板,开拓富民增收新路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
▲森林公园
放眼高新区十年发展画卷,处处洋溢着人民群众的欢声笑语,“百姓富”的成果日益丰硕。多年来,高新区相继出台富民工程、老有颐养三年提升工程、健康建设三年提升工程等一系列富民惠民工程;全面落实健康城市“531”行动计划,持续构建健康细胞建设,逐步实现“急病要急”的协同救治、“慢病要准”的联合防治、“无病要防”的综合干预体系;通过举办道德讲堂、送戏下乡、文艺巡演等活动,建设24小时图书馆、阅读区等公共文化服务载体,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让百姓的幸福更有“质感”,让“生活更加殷实”的画卷更美。
风劲扬帆正当时,跃马扬鞭勇向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昆山高新区踌躇满志、未来可期!
融媒体记者 | 吕 科
责任编辑 | 刘文琦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18572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