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基层一线懂安全会应急,江苏累计建成各类安全教育体验场馆181家

09月15日 09:51

台风来临前怎么办?居家防范有哪些措施?这两天,常州市钟楼区北港街道水杉路社区的居民收到防范台风“梅花”安全预警提示,这些提示信息来自社区网格以及应急、防汛、气象等部门。对于水杉路社区的居民来说,其中一些防范知识和技能他们平时在社区内的公共安全、综合减灾体验馆内已经通过科普展板、应急逃生VR体验有所掌握了。


“体验馆集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互动性于一体,又有社会救援力量常态化进行专人讲解、知识培训,已经成为我们社区居民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应急逃生、自救互救技能的好去处。”水杉路社区党委书记钱咪娜告诉记者。


走进常州市钟楼区北港街道水杉路社区公共安全、综合减灾体验馆,综合减灾科普、公共安全教育、应急逃生VR体验、模拟消防演练等内容一应俱全。从今年5月12日正式开馆至今,这个体验馆已接待50余场次青少年及居民科普活动,惠及人数1000余人,被授予常州市公共安全体验馆I类馆、钟楼区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等。


水杉路社区公共安全、综合减灾体验馆是常州市首批建成的公共安全体验馆之一。今年,常州把公共安全体验馆建设作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制定出台《公共安全体验馆建设指导意见》,明确通过新建、改(扩)建和共建等形式,建成一批集参与、演示、体验、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安全体验馆。今年5月,常州市安委办对首批建成的13家公共安全体验馆进行了统一授牌,其中Ⅰ类馆8家、Ⅱ类馆3家、安全主题公园2家。



记者从省应急管理厅了解到,目前江苏全省已累计建成各类综合、专项安全教育体验场馆181家,涵盖消防、交通、地震、居家安全等领域。各地立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点、事故多发领域等因素,建设了一批富有特色的安全教育体验馆。南京市去年打造了全国首座以安全文化为主题的城市地铁车站——鸡鸣寺安全文化主题车站,用万余平方米的展示空间,深入宣传安全发展理念,提升公众安全意识。无锡市在建设考试中心时同步规划建设安全生产警示教育馆,设置了安全隐患排查、虚拟现实安全生产、消防灭火救援、有限空间、智能安全帽等11个展区,便于从业人员在参加培训考试的同时,接受安全教育。



结合行业领域特点,相关部门也主动建设安全教育体验场馆。江苏省教育厅将中小学生安全体验基地纳入平安校园建设考评内容,并明确场馆建设内容和标准,13个设区市均建设了至少1个中小学综合性安全教育实践基地或体验场馆。省公安厅通过警地、警企、警校合作,建设了一批以普法、交通安全教育等为主题的体验场馆。全省人防(民防)宣传教育场馆共46个,年接待量超500万人次。



江苏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安全应急宣传的主战场,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策划开展了一系列深入基层、贴近群众、面向社会的宣传教育活动。用好一年一度的“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等节点,近三年全省已累计举办各类线上线下宣教活动170万场,吸引了9076万人次参与。


由江苏省应急管理厅、人防办、科协等14个部门和单位联合主办的江苏省安全应急科普环省行活动,到今年已是连续开展的第7年。“2016年以来,应急科普的手段一直在创新,从文艺巡演、专家论坛到科普电影、网络知识竞答、公益作品大赛,就是想方设法让安全应急知识变得能摸、能看、能学、能玩、能操作,深入人心。”江苏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介绍,7年来,安全应急科普环省行的脚步走遍全省13个设区市,受众超过了4000万人次。



为提升应急安全宣传教育效果,江苏立足分众化、差异化导向,不断创新应急安全宣传活动。连续3年组织“百团进百万企业千万员工”安全生产学习宣讲,全省3.4万余名领导干部宣讲近10万场次,覆盖各类企业百万余家、覆盖员工近千万人。面向监管执法人员开展“最美应急人”选树学习宣传活动和精准执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等,有力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浓厚氛围。



“自选动作”有声有色,“规定动作”也不落窠臼。在深入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中,江苏注重定标准、抓样本,在全国率先出台《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推进示范标准》,立足不同对象明确差异化规范流程,并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领,遴选出盛瑞(常州)特种材料有限公司(进企业)、无锡宜兴市湖㳇镇邵东村(进农村)、泰州靖江市靖城街道虹兴社区(进社区)、南京市复兴小学(进学校)、徐州沛县五段镇后六段村(进家庭)等5个省级“五进”试点,强化挂钩辅导、面上推广。



今年5月,由江苏省应急管理厅联合媒体打造的安全科普专题节目《苏小吉说安全》正式开播,首期聚焦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通过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场景再现,辅以专家解读,强化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科普教育。目前,该节目已围绕道路交通、城镇燃气、学校实验室、城市内涝等主题,播出近十期内容。


“围绕公益宣传、警示教育、应急科普等主题,我们持续开展微电影、安全歌曲、安全短信、安全漫画、安全用语‘五个一’安全文化作品征集活动,逐步建立了全省统一的应急管理科普宣教资料库,累计征集五大类近300部科普作品。”江苏省安全生产宣教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宣传载体也越来越多,各地将安全元素融入交通枢纽、商业街区、广场公园,一些企业、农村、社区、学校还设立安全文化长廊、文化墙、安全角,广泛营造安全宣传俯仰皆是、应急常识如影随形的浓厚氛围。


“江苏应急与管理”微信公众号常态化宣传普及应急科普知识,特别是针对突发性天气和安全生产季节性特点,第一时间推送预测预警、安全提示和应急科普,全年推送发布信息千余条,阅读量近700万人次。针对群众身边的危化品使用安全问题,制作推送“生活中的危险化学品”科普内容16期,针对危化品的理化特性、使用安全注意事项、应急处置要点等,详解危化品使用安全知识常识,总传播量近百万人次。


来源 | 交汇点

责任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17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