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县域首创!昆山全面启动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法律服务项目
近日,昆山全面启动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法律服务项目,为昆山知识产权保护注入法治力量,进一步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据了解,此项目为全国县域首创,将围绕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通过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法治体检、组织预保护法治宣传、办理各类公证、提供存证服务、开展纠纷多元化解等方式,打造“事前+ 事中+事后”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服务体系,畅通从授权、确权到维权的全周期快速保护通道。
在事前保护方面
我市将依托全市律师、公证员、普法志愿者等法治工作者队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服务资源供给,打造知识产权法治保护宣传资源库,并针对企业需求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活动。
● 聚焦全市优势产业链和新兴产业集群,指导法律服务机构广泛开展“法治体检”活动,编制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和纠纷应对指南,以及各类合同范本及维权操作指引,为企业保护知识产权提供全方位法律指导。
● 此外,根据昆山产业特点和企业需求,在全面调研排摸的基础上,梳理涉企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清单并向社会公布,鼓励律所提供专利查新检索服务,帮助创新主体及时校正研发方向,修正研发路线,依法依规开展专利申请,避免无效专利申请和无效投入,并指导律师主动参与技术协同创新或者联合开发活动,开展知识产权创造初期的保护工作,对开发出的新技术、新产品提出法律保护意见,防范新技术泄露。
在事中保护方面
我市为知识产权运用管理阶段提供专业保护。
● 一方面指导律师在知识产权运用流转过程中,为知识产权权利评估、成果转化、产权交易、许可使用、质押融资等流转运用提供法律服务,围绕产权产品、技术产生后的管理,开展知识产权策略与风控研究,制定新产品专利侵权法律风险评估机制,规范知识产权交易;
● 另一方面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合同及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公证,代办质押登记,助力知识产权投资融资,同时指导权利人运用公证处“鹿城存”平台,对权利人与受让方在商标权的转让协商过程全流程存证,通过线上线下相联动的方式办理商标的转让声明书公证,助力知识产权流转。与此同时,帮助“走出去”企业做好知识产权境外保护,并助力规范行政执法,探索区块链技术在一线执法中的应用,实现全过程跟踪记录,固定侵权产品、侵权行为,加固侵权查处过程,提高行政执法过程透明度和公信力。
在事后保护方面
我市将开展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联动化解。
● 一方面发挥公证服务在及时采集、保管知识产权证据及相关证明材料方面的优势,引导权利人在创设过程中对创意、想法、研发、改进等及时存证;
● 另一方面建立多元化解机制,指导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委员会,探索行政调解和人民调解相结合、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机制,探索“行政+司法+学者+社会”调解队伍体系,充分调动各方主体共同参与知识产权纠纷化解。同时,强化科技大数据赋能,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云调解大平台、“鹿城存”、“在线公证受理平台”功能整合,建立起知识产权创造设立、运用流转、权利救济、纠纷解决全流程的线上保护平台。
预计到 2025 年,我市将全面建成“一中心一平台一联盟”工作体系,即设立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服务中心、搭建全流程线上法律服务平台、打造知识产权法律服务联盟,同时持续深化区块链、5G 技术在知识产权法律服务领域的应用,加强部门协作,推动法律服务与市场监管形成有机衔接、优势互补的运行机制,提升法律服务参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深度、维度、贡献度,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
融媒体记者 | 李艳
责任编辑 | 刘文琦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15403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