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昆山 文明有我】智能巡逻防控,筑牢安全屏障
为有效清除防范
各类风险隐患
全力提升
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我市不断升级治安防控体系
依法严打违法犯罪活动
强化社会治安防控
全面巩固城市平安根基
伴随着螺旋桨发出的声音,一架无人机从机库中起飞升至百米高空,另一边,民警在综合指挥室内根据近期辖区内的治安特点,制定无人机巡逻路线,无人机拍摄的画面实时投放在了指挥室大屏上,从而全方位巡逻地面的治安情况。这是青阳派出所采取“人巡+无人机巡+视频巡”的方式,对重点区域进行常态化巡逻防控,及时发现、预防、制止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市公安局青阳派出所副所长 何剑辉
加强了对辖区内人员密集场所的巡逻强度和密度,以5G执法仪、铁骑、无人机为纽带,每天路面投入警力30人,并在整个辖区内设置了59处必巡点,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逻,实现一线巡防 、接处警、 突发事件处置等情况的可视化实时感知 、一体化即时反应,打造平时屯兵街面、动中备勤、战时精准投放、快速反应的动态巡防格局。
近阶段,我市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针对广场、商圈、夜市等人员密集场所,市公安局进一步强化显性用警,严格落实“见人、见车、见灯、见装备”四见措施,最大限度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同时,聚焦风险隐患和突出问题,组织警力对歌舞洗浴、棋牌游艺、宾馆住宿等娱乐服务场所,开展“拉网式”清查。
市民 文女士
每天都可以看到警察在街面巡逻,特别是晚上,远远地就可以看到警车和警灯,我们心里满满的都是安全感。
近年来,市公安局充分发挥城市防控作战中心智能总控功能,进一步调优动态巡防组织,优化“负一秒”联动处置机制,期间水上救援机器人、警用无人机等新型装备陆续投入实战应用,科技赋能智慧防控成效显著,社会治安掌控力显著提升。今年上半年,全市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10.4%。近期,又全面激活社会动员群防群治体系,启动“喜迎二十大,忠诚保平安”万人联勤联巡“旌旗行动2022”,进一步为城市“烟火气”装上“安全阀”。
“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让你先交钱的,都是诈骗。”8月6日,全民心防“反诈市集”在大渔湾商业广场亮相,吸引了无数市民的热情参与。依托“夜经济”这一载体,市公安局精心打造了反诈知识问答、反诈连连看、大声说反诈等一系列特色反诈宣传活动,将常见的刷单类诈骗、贷款类诈骗、冒充公检法机关类诈骗等不同诈骗类型的题目分别放入不同的答题箱内,群众以转动“有奖竞答”大转盘的形式,选择相对应的题型进行答题。
市民 戴女士
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既可以和家人在河边纳凉,又可以带着孩子学习反诈知识,提高防范意识。
自2020年9月起,我市组织开展为期三年的“全民心防”工程,在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基础上,构筑保民平安的“第五道防线”,把心防作为防范治理新型违法犯罪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市公安局依托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工作机制,深入社区、企业、校园、商业综合体等区域开展“昆警行”、“周周演”等主题巡演和“面对面”的防范宣教,让共防诈骗逐渐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今年,市公安局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深化长江禁捕专项行动,严打整治“环食药”“盗抢骗”等民生类案件,特别是充分发挥融合侦查中心作用,做优做强“大刑侦”运行体系,全力提升新型案件攻防能力和快侦必破实战效能。1-6月,传统侵财案件发案数环比下降49.1%,拨打反诈预警电话73万人次,成功劝阻1420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5600余万元。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相关规定......”面对试图离开封控区域的住户,现场执勤的市公安局法制大队民警拉宁在劝阻的同时进行普法。在今年4月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下,全市公安机关700余名警力,全天候进驻封控区域、重点部位执行巡逻值守、引导劝阻、应急处置等各项警务勤务任务,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市公安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面对多轮突发疫情特别是周边地区疫情急性冲击,全市公安民警辅警逆行出战、义无反顾,高标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全力服务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在维护稳定和护航发展中展现前哨担当,全力打赢了疫情阻击战,切实守牢了江苏东大门。
接下来,市公安局将主动融入苏州争创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大局,巩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不断创优安全环境,织密治安防控网,当好人民群众的“守夜人”,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
融媒体记者 | 朱子萍
供图 | 朱子萍
责任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15023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