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少年创作原创歌曲《少年戏》,婉转唱腔尽显传统文化之美

08月22日 15:19

“断桥未断,却寸断了柔肠,花憔柳悴,法海拆散鸳鸯……”8月22日,记者走进昆剧院昆曲传习所,优雅婉转的唱调盈盈入耳,浓浓的戏曲气息弥漫在楼层间。这首歌曲就是昆山少年葛钧陶、留点主创的《少年戏》。

▲图为葛钧陶

▲图为留点

葛钧陶的母亲是昆山人,从事戏曲文化相关工作。葛钧陶自幼耳濡目染,对戏曲文化非常感兴趣,从小便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戏曲资料、音频、视频,自己跟着学习。为更好弘扬戏曲文化,葛钧陶开始了创作。在他写下《少年戏》的第一稿歌词后,他找到善于编曲的留点,两人讨论起旋律如何才能更加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展现戏曲的魅力。


据了解,该首歌曲全程采用五声音阶,副歌部分加入花旦戏唱腔,戏腔的咬字保留了北曲咬字风格,间奏念白则是用一段昆曲呈现。在编曲上,留点使用了古琴、古筝、琵琶、二胡、曲笛、箫、大笛、马头琴等中国乐器,配合了交响、弦乐、电吉他等现代乐器,营造出宏大的场景氛围。

据悉,除这首原创歌曲《少年戏》外,葛钧陶还创作了《艾琳故事》《西洛的世界》《痴迷》等多首歌曲。“希望通过这首古风歌曲,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并传承戏曲文化。”两位少年表示。

融媒体记者 | 许静

供图 | 许静

责任编辑 | 刘文琦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1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