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昆山 文明有我】15分钟便民生活圈,“圈”出居民幸福生活

08月15日 15:24


“公园绿地就在家门口。”

“就近看病。”

“购物便利。”

...…

近年来

我市致力于文明诚信高地建设

以居民小区为圆心

以步行15分钟为半径

画一个便民生活圈

不断完善

“衣食住行 文教体卫”等公共服务

让幸福生活不出“圈”

持续扩大“幸福半径”


位于城南衡山路的大同农贸市场,15分钟步行圈覆盖中华园、大同新村、仁宝新天地、衡山城、宝岭公寓等多个人口密集小区。市场内准化摊位18个店面17间,到处都有文明城市和垃圾分类的宣传标语,蔬菜、水产、冷鲜肉、粮油、水果、干货分区一目了然,各类商品摆放得井井有条;一抬头,一盏盏很有设计感的中式吊灯和江南水墨山水画吊顶映入眼帘,让人仿佛置身于水墨江南之中。同时,按照基层党建和便民服务的要求,增设了流动党支部和便民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党员在农贸市场管理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我就住在附近的,现在步行5分钟就来买菜了,附近还有药店、超市,生活特别方便”市民陆女士说。



为满足市民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健身需求

我市不断完善体育场地设施

同时

精心设置“昆小薇”、口袋公园

把韵味书写在城市的街头巷尾

让惬意浸润进百姓的烟火日常

全市域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在“昆小薇”南北后街景观处,市民或是休闲漫步,或是驻足歇息。改造提升后的南北后街景观,不仅融合了周边的街区风貌,还展示了江南水乡风貌。“我住在附近,每天饭后来沿河边走一走,风景很好,非常适宜。”市民陈先生说。近年来,“昆小薇”专项行动计划在我市逐步推广,以“共建 共享 共治”理念为指导,通过见缝插针对小微公共空间进行“针灸式”微更新,融入文化元素,以点带面美化城市街区,提升城市温度,提高居民满意度,实现城市的微更新。



最是书香能致远

鹿城新风入画来

多年来

我市以公共图书馆为主阵地

大力推进实施“图书馆+”模式

除了遍布各区镇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

我市不断完善建立市、镇(区)

村(社区)三级公共阅读设施体系

362个各类阅读设施

174个图书流通点实现全覆盖

34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实现全时段服务

为市民提供更多元化的

阅读平台和文化空间

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开展


“这种家门口的图书馆,不仅读书氛围好,而且免费开放,不管是独自享受阅读时光,还是带孩子来都特别合适。”水秀路柏庐花园24小时自助图书馆读者史女士说。该馆别具匠心的设计,丰富优质的馆藏,配置有儿童阅读区、能实现快速浏览的高清电子大屏、图书自助杀菌机以及借还书一体机等设施。24小时图书馆自助服务模式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在时间上的限制,用技术手段实现了无人值守,全天候开放,既满足了读者随时随地阅读的需求,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改造和装修,营造阅读氛围,建设阅读新空间,是城市里“不打烊”的图书馆。



不仅如此

老百姓的“一刻钟便利生活”

已经深入到衣食住行、娱乐休闲

医疗保健、教育文化等众多方面


小昆在陆家夏桥社区及泗桥社区门口看到,两个社区门口都安装了一台农商行智能超级柜台机,这台小小的机器,集“打印、缴费、查询、办理”等42项服务功能于一体,只要居民带好身份证,按照屏幕上的提示进行操作,就可以办理各种业务,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轻轻松松办完事,非常方便。据了解,为全面贯彻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加快推进“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陆家镇便民服务中心不断推出便民举措,精心打造“1+9”自助服务模式,即1个镇级24小时自助服务区,9个市民驿站自助服务区,已实现自助服务全覆盖,真正实现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尺。“以往居民办事可能需要请一个假,在窗口排长队来进行办理业务 ,现在只需要在空闲的时间,抽一两分钟就近选择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业务,真正实现了就近办、自助办、一次办。”    陆家便民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推动文明城市建设

我市坚持问题导向

查找民生“短板”

以社区生活圈为单元

均衡配置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构建宜居、宜业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

从文化设施到体育锻炼

从菜市场到公园

从街边药店到大型商场

……

步行15分钟内

教育、医疗、救助、购物、餐饮等

一系列市民日常生活所需服务

都能得到满足



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我们将以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为导向,加快形成“15分钟便民生活圈”规划成果,构建以人为本的配置标准体系,健全基于多方协同的实施机制保障,进一步建设符合昆山实际、活力多元、全龄友好的社区生活圈,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标杆城市。


融媒体记者 | 张馨月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13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