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处案件53起!昆山依法开展“331”领域违法行为整治

08月03日 14:00


今年以来

我市紧盯“331”全领域各类违法行为

用足用好法律手段

依法重拳开展整治

持续深化显性隐患治理

不断完善长效机制建设

截至目前

全市共完成“331”领域违法行为

执法查处案件办理53起

累计罚款88900元


入夏以来,巴城镇红杨河村网格员严格按照上级部门部署,深入开展“331”领域夏季消防安全“百日攻坚”行动。日前,该村网格员在日常排查期间发现,位于虹祺路望山大桥北侧一处民房疑似非法存储液化石油气,并将排查情况上报巴城镇“331”机制办。此后,巴城镇“331”机制办第一时间汇同镇派出所、安监办、建设局、红杨河村等部门,启动联合执法机制。经查,该场所存在无相关安全设施、无燃气经营许可证、非法倒气等违法违规行为,且部分液化气钢瓶未进行安全检测或已达到报废年限。一旦发生泄漏,易引起爆燃事故,严重威胁周边的居住人员生命安全。执法人员立即查扣所有气瓶,并固定现场证据。“目前,唐某某因非法储存危险物质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违规提供气瓶的送气站已交由住建部门作进一步处置。”巴城镇“331”机制办相关负责人说。

严厉查处“331”领域违法行为是我市强化违法违规打处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江苏省燃气安全条例》《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苏州市出租房屋居住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公安、住建、市场监管、应急、消防等职能部门专业优势、执法优势,结合“331”治理重点难点问题,坚持法治引领,加大电动自行车“两类主体”、出租房屋租赁和消防、燃气违规使用等“331”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执法查处力度,大力办理一批有质量、有影响、有示范的典型案件,形成强大震慑效应。

接下来,昆山将持续聚焦年初制定的“四类十八项”重点任务,深入开展“四类隐患”排查治理,全力推动公安、住建、市场监管、消防等职能部门发挥专业优势、执法优势。同时,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隐患突出、安全风险较大且拒不整改的,一律予以先行关停,及时转递线索,严格依法查处,坚决守住“不起火、烧不大、逃得掉、不亡人”安全底线。

融媒体记者 | 丁燕

供图 | 丁燕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11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