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匹配,为残疾人毕业生扬起就业之帆
“没想到一毕业就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对于我来说真的非常幸运,这离不开残联和相关部门一直尽心尽力地帮助我对接企业,我不会辜负这份帮助,将努力在接下来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应届毕业生黄玲(化名)说。近期,恰逢高校学生毕业之际,市残联把促进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当前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整合多方资源,用心用情为残疾人毕业生打开就业之门。
黄玲(化名)是昆山市开发区司齐社区的一名应届毕业生,就读于江苏理工学院数字媒体技术(嵌入式培养)专业。如何顺利地从学校过渡到职场,让一家人犯了难。今年3月,市残联了解到黄玲的相关情况后,在她还没有毕业时就提早主动对接黄玲一家,多措并举帮助她解决就业问题。市残联首先在已有的招聘企业资源中进行筛选,一一将供需条件进行匹配。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岗位的匹配度,市残联积极与市人力资源市场对接合作,根据黄玲的高校专业和就业需求对企业进行筛选,再将筛选出的企业根据她的意愿进行配适,并安排相应的招聘面试。黄玲(化名)母亲说:“为了女儿的工作,市残联工作人员每月跟踪回访,一直和我们保持沟通,询问我女儿在求职上遇到的困难。相关部门一起使出了‘浑身解数’,我们非常感激。”令人高兴的是,黄玲已于7月15日顺利通过我市重点企业汉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的招聘面试,并于20日签订劳动合同,从事软件开发工程师岗位。
与健全大学生相比,残疾人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就业难题更加突出。据了解,今年3月初,市残联通过实地调研、电话随访等方式,详实掌握了我市残疾人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分布、专业构成,并做了相关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市残联根据残疾人大学生的高校专业、残疾类别、残疾等级等信息情况,专门建立个人信息档案,以便精准对接有需求的企业。截至目前,我市17位残疾人高校毕业生中,6人选择升学进修,6人已成功就业,剩下未就业的5人也在市残联的指导和推进下积极寻求岗位。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市残联将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积极与企业对接,千方百计为离校未就业残疾人提供针对性服务,确保工作不断档、服务不断线、帮扶有成效,帮助残疾人尽快实现就业。同时,也将持续跟进回访,指导用人企业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支持服务和适合身心的劳动条件、劳动保护,为残疾人大学生的就业之路保驾护航。
融媒体记者 | 张馨月
责任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11256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