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四世同堂》在昆上演
展现抗日时期的风云变幻
刻画四代人的命运沉浮
根据老舍原著改编
由中国国家话剧院
倾心打造的同名话剧《四世同堂》
7月30日晚
在昆山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
精彩上演
随着幕布拉开,灯光亮起,身着青蓝色长衫的说书人登上舞台娓娓道来,四代人的命运沉浮就此展现在观众眼前。《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所著的长篇小说,通过对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百姓,尤其是祁家、冠家、钱家三户人家不同命运的展示,反映了抗战时期北平沦陷区的世相百态。
吆喝、曲艺,当晚的舞台上,经过国话优秀演员的呈现,老舍先生笔下的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鲜活了起来,立体化还原了一部抗战中北京人民艰难、忍耐、抗争的“平民史诗”。
此次昆山站《四世同堂》演出,延续了实力派演员班底。一幕幕精彩演出,得到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剧场内不时掌声雷动。“今晚话剧的表演形式,让我对老舍先生笔下的底层人物有了更深刻和细致的感悟。”市民李女士表示,演员们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刻画非常典型,剧中人物家国大义与个人命运的思考,使她深感和平年代的美好。
据悉,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述复杂的故事,话剧将原著小说中的《惶惑》《偷生》和《饥荒》三部分直接转化为三幕话剧,运用说书人的方式来完成幕与幕之间切换。此外,整个舞台在布景上还融入了中国画的元素,把多媒体技术与写实布景、写意空间相结合,以移步换景的方式无缝衔接,依靠不同的灯光效果在增加胡同内院落的层次感,营造出跨越的声势和穿梭的错觉,将整个胡同变成一幅可以翻阅的版画,呈现出行云流水般的艺术效果,充满了新意。
新闻多一点
话剧《四世同堂》由中国国家话剧院著名导演田沁鑫率诸多顶级艺术家操刀制作,曾揽获2011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优秀剧目奖、2012年话剧金狮奖、第十四届文华奖“文华优秀剧目奖”等诸多大奖,成为中国国家话剧院明星话剧之一,被誉为“北京第一剧”。自2010年10月30日首演至今,该剧已在全国巡演300余场。
昆山文化艺术中心负责人
接下来,昆山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将持续为观众推出更多场高规格、高品质的演出,让广大市民朋友在家门口享受更多优质文化盛宴。
融媒体记者 | 翟玉标
供图 | 翟玉标
责任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11121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