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蝶变”,从老旧到宜居

07月27日 13:30

外貌由旧到新,道路由洼到平,绿化由粗到精……谈起小区这些年的变化,居民于三毛由衷感叹,“曾经对小区的向往,如今都变成了现实。”


于三毛居住的祝家厍新村,是地处城市中心的一个老旧小区,建成已有30余年。“改造前,小区路面高地不平、停车位不足、配套设施不全、私拉乱接现象严重。”于三毛回忆,小区虽地处于繁华的商业地带,但因建造年代久远,小区环境与周边高档商圈环境差距很大。“区域狭小”“空间不足”“设施欠缺”等成了祝家厍的“标签”。如何让这个老小区完成美丽“蝶变”,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9年5月,祝家厍新村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启动。标签上的诉求被一一列入改造项目清单中。小区重新铺设了雨污分流管道,路面铺上了沥青,住宅墙面刷上了防水涂料,停车位也按需进行规划建设,这让整个小区焕然一新。“我们在改建中还引入了‘海绵城市’理念,在主干道绿化带中布置低洼塘、低洼沟,并种植干湿均适应的芦苇等植物。”西河社区党总支书记胡军介绍道。

改变,往往从很小的细节开始。祝家厍新村原有的部分居民楼顶层普遍存在屋面漏水现象,居民纠纷和投诉不断。为了彻底改变这一情况,祝家厍新村采用最新的“钢结构+防腐板+树脂瓦”工艺,对屋面进行 “平改坡”防水隔热整体改造。改造过后,屋顶经过几轮大雨考验,再无收到漏水情况的反映与投诉,居民的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改造老旧小区,除了得精修“颜值”,还得深化“内涵”。小区在改建过程中,还结合“331”专项整治行动,对违章搭建、飞线充电、群租房乱象等突出隐患完成多轮排摸,并按照红黄绿三色标识对车库进行统一管理。“对于小区的出租房,除了需配备防烟面具、手电筒、哨子、灭火器‘四小件’外,所有房间及客厅防盗窗都必须留有逃生通道等。”胡军介绍,经过改造,老旧小区正逐步变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备、出行方便、安全整洁”的美好家园,越来越多的居民感受到了“幸福来敲门”的喜悦。

老旧小区改造,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是出发点与落脚点。胡军告诉记者,社区在推进改造过程中注重“三个转变”,即:从“能住”到“好住”的转变,从“住有所居”到“住得安全”的转变,从“注重改造”到“提升服务”的转变,以此不断满足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融媒体记者 | 巫晓亮

供图 | 巫晓亮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10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