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先锋】回望“国批”30年,奇迹从此开始
从1992到2022,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开发区,已经走过三十个春秋。30年来,作为“昆山之路”起源地,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苏州市决策部署,在昆山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的发展“奇迹”,综合实力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经开区“第一方阵”。
1988年7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昆山之路”三评》,把“自费开发”,因陋就简,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走出的这条新路,誉为“昆山之路”。1992年8月22日,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赢得“国批”,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开创了县级市“自费开发”进入国家序列先河。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本期《对话先锋》,我们一同走进昆山开发区,回顾30年砥砺奋进,不断书写的宏伟篇章。
《对话先锋》第58期
“先锋引领时代路”邀请了
苏州市政协原副主席
昆山开发区党工委原副书记、管委会原主任
宣炳龙
昆山市委常委,昆山开发区党工委
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徐敏中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昆山产业创新集群特聘顾问
胡汉辉
昆山开发区规建局党委书记、副局长
葛唯刚
昆山开发区台服办主任
吴韬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
嘉联益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总经理室副经理
段俊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CEO办公室主任、国际营销公司副总经理
华萍
清陶(昆山)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党支部书记、总经理
李峥
昆山开发区孔巷社区党委书记
居委会主任
钱芹
忆前尘方知几多艰辛,看今朝我辈奋进不息,昆山开发区管委会原主任宣炳龙首先带大家回顾了那段筚路蓝缕的奋斗岁月。
我在这方热土上整整工作了二十五个年头。昆山开发区是在历届昆山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包容下,开发区人本着不等不靠、敢想敢干的那股劲,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成绩。弹指一挥间,三十年过去了,我们昆山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昆山的各项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赛道,我希望开发区人继续发扬敢于担当、勇于创新、诚信服务的理念,优化政府服务,优化区域环境,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加快老企业的转型升级,继续解放思想,发掘存量资源,为昆山的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在聆听了先辈们的奋斗故事后
来自昆山开发区
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建设一线的六位代表
也分别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葛唯刚
在产城融合这条道路上,昆山开发区围绕昆山新时期高质量发展路线图,以“城、人、产”三者之间的有机融合作为发展目标,不断加强规划研究,全力构建创新型现代化生态宜居园区。
吴韬
在开发区国批30年之际,我们做好承前启后的工作,从继续加快推进台企经济高质量发展、精心打造对台高效服务品牌、推进昆台交流深度融合发展、提升宣传工作成效四个方面寻找新的突破点,在下一个30年继续助推昆山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建设。
段俊
我是四川人,1994年初来昆山,这一停已经28年,多年的工作和生活,让我由衷感谢昆山这座包容开放的城市,也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让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人生价值。从一名普通的操作工成长为企业生产管理者的党员,我将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切实履行好党员义务,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党员职工力量,当好服务企业生产、助推高质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时代先锋,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华萍
经历市场多年的潮起潮落,三一重机在竞争中闯出了一条自主开发的道路,尤其在核心零部件“卡脖子”工程的技术攻坚方面,为行业、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在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得益于昆山开发区给予企业明晰的产业方向引领和配套的人才引入机制,在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之路上,我们立志于为中国贡献一个世界级品牌!
李峥
我第一次走进昆山开发区是2009年夏天,以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的身份到昆山进行产业调研实践。也是在这一次的昆山之旅,昆山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影响。这是一片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求才若渴的创业热土,更加坚定了落地昆山创新创业的决心。随着2016年清陶能源项目落地昆山开发区,到现在已经又过去了六个年头。这六年是我的事业与开发区共同成长的六年,我们见证了一对对年轻人,从祖国各地相聚到昆山,在这里安家落户。昆山这座城市是年轻的、有朝气的,因为它用事业不断吸引着高层次的年轻人来到这里,留在这里。
钱芹
作为一名基层社区党员,在今后的社区工作中,我要带领社区党委4个支部169名党员,始终以党建引领为主线,坚持以大党委联动机制推动红管先锋,通过党群活动整合各项服务资源,构建组织引领、物业助力、党员带头的治理模式;密织党建、网格与服务“三张网”的融合。立足开发区房屋管理平台,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把群众的事情办实办好,优化营商环境,为助力开发区发展贡献基层力量。
三十而立,站在国批30周年的新起点上,昆山开发区又将如何秉持“敢闯敢试、唯实唯干、奋斗奋进、创新创优”的新时代“昆山之路”精神内涵,为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贡献力量呢?在本期《对话先锋》节目中,市委常委,昆山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徐敏中对话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昆山产业创新集群特聘顾问胡汉辉,和我们共同解析。
徐敏中
近年来,昆山开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市委市政府 “聚力建设新城市、大力发展新产业、全力布局新赛道”的工作部署,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生活、强化高效能治理,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进一步彰显了昆山经济社会发展“压舱石”“顶梁柱”作用。
总体来看,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综合实力强、科创动力足、营商环境好、民生福祉高四个方面的鲜明特点,据最新排名,昆山开发区位列江苏省开发区综合考评第2、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第5,这也是昆山开发区连续18年位列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前6。
现在,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手中,昆山开发区作为“昆山之路”的发源地,必须躬身践行“敢闯敢试、唯实唯干、奋斗奋进、创新创优”新时代“昆山之路”精神,敢于为全市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在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新征程上奋勇争先!
开发区将全面贯彻落实苏州市委常委会专题调研昆山市工作会议精神和昆山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奋力在“昆山之路”新征程上勇当“六个示范”,全力打造面向未来的现代化超一流开发区,确保继续保持在国家级经开区、全省经开区评比中的领先地位。
胡汉辉
昆山开发区多年来快速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得益于动态创新的组织、持续发展的需求、机制体制和服务这三大要素的创新,同时也是永不自满、永不停步、永不懈怠的昆山干部与创新进取的昆山人民共同努力的成果,东南大学也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持续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以东大科技园昆山分园建设为契机,推进高水平的产学研合作,努力推动“管理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共同打造“创新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融合”。
跨越30年的开发区发展史,是一本厚重的书,书的每一页都由我们亲笔书写,先行者在其中已经留下了浓墨重彩,新一代开发区人也已经接过火炬,面向未来。
本期节目
他们还聊了什么呢
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观看完整内容
电视播出时间
2022年7月27日20:00
昆山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来源 | 昆山发布
责任编辑 | 刘文琦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10034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