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千灯女孩,成为“国戏”昆曲专业首个昆山人

07月21日 16:16


“没乱里春情难遣,蓦地里怀人幽怨,则为俺生小婵娟……”

7月20日下午两点多

在昆曲学社的小舞台上

18岁的杨优衣袂飘飘、唱腔婉转

为来宾献上精彩的演出

近日

通过江苏省考试院高考

录取信息查询系统确认

这位来自千灯镇的女孩

成为昆山被中国戏曲学院(简称“国戏”)

昆曲专业录取的“第一人”


杨优出生于2004年1月,是原千灯小昆班学员。童年时父母先后离世,年幼的杨优懂事而勤奋,她全身心投入自己痴迷的昆曲学习,寒来暑往中,精益求精地揣摩和锤炼自己的唱腔和身段。她先后跟随徐云秀、王悦丽等名师学习,主攻闺门旦兼正旦,擅演剧目包括《烂柯山痴梦》《渔家乐藏舟》《牡丹亭游园惊梦》《水浒记借茶》等传统经典。


2014年8月,在第十八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总决赛中,她以一折《思凡》获得金奖。


2015年6月,在“遂昌牡丹亭杯昆曲曲友大赛”中,她又以一段《思凡数罗汉》获得大赛金奖。


新华社曾以“孤苦小梅花不舍昆曲梦”为题进行图文报道。


在昆山市文明办

千灯镇人民政府的关心支持下

小学毕业后的杨优

作为千灯定向培养的昆曲人才

于2016年9月踏入

苏州艺术学校昆曲班(6年制中专)学习

在校期间的学杂费也不用她发愁了

今年7月

杨优以优秀的成绩

毕业于苏州艺术学校昆曲班



日前

杨优以技术分全国第三

超文化分数线30分的优异成绩

被正式录取为

中国戏曲学院昆曲专业的学员

成为千灯乃至昆山培养的

第一位“国字号”昆曲人才

按照定向培养的约定

杨优毕业后将返回千灯



杨优

我一定会珍惜在中国戏曲学院的宝贵学习时间,努力让自己的昆曲专业水平全面精进。学成之后回馈家乡,帮助千灯以及昆山更多孩子圆满他们的昆曲梦。

作为昆曲的发源地,千灯始终以培养昆曲后备人才为重要责任。2004年7月,千灯镇党委、政府专项拨款,在千灯中心小学校开设昆曲学习班,成立“千灯小昆班”。2019年,千灯在原有三个“小昆班”的基础上,整合资源,成立了秦峰少儿昆剧团,与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并将少儿昆剧团小演员的挑选培养范围实现了全镇覆盖。目前,小昆班共有学员146人,政府每年投入约2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少儿昆剧团的日常运行及管理。


截至目前

千灯镇已培养出32朵戏曲“小梅花”

3位学员获“国戏杯”金奖

9个集体节目获全国小梅花金奖

2019年

小昆班应邀到维也纳金色大厅

参加2019年世界中小学艺术节演出

多位学生被上海戏剧学院

天津艺术职业学院

河南戏曲学院等院校录取

走上了专业艺术道路



千灯镇社会治理和社会事业局副局长

沈燕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昆曲后备人才的扶持力度,发掘和培养更多的好苗子,向社会输送更多昆曲人才,为传承和弘扬昆曲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融媒体记者 | 许晓明

融媒体摄影 | 徐鹤千

供图 | 许晓明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09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