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7个微型消防站,打通消防“最后一公里”
7月8日下午,位于共青村的一沿街商铺网咖三楼阳台杂物起火,市消防救援大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处置,同时启动“初战四联”工作机制,联调事故附近的共青社区微型消防站迅速前往现场,仅仅5分钟就扑灭了明火。这一切都得益于我市微型消防站的建立。
据了解,由于昆山一些小区道路狭窄,部分小区消防车通道不够畅通,如果发生火灾,消防队通常要十多分钟到场处置。一旦初起火灾处置不及时,极易蔓延扩大,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设置在小区周边的微型消防站,可以利用小型消防车、手抬泵灵活机动的优势,迅速到达场参与初起火灾的扑救,快速控制火灾蔓延,并组织人员疏散。
目前,微型消防站的成员由社区工作人员、保安和基层网格员等组成,他们对本辖区的情况比较了解,对于第一时间扑救初起火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还便于开展精准化火灾隐患巡查工作,发现的轻微的火灾隐患可以指导当场整改,难以整改的火灾隐患,可以依托网格化管理平台报告上级部门处理。此外,每个成员上岗前都经过消防培训,并定期开展消防演练,有明确的职责,实施24小时轮班制,接受消防大队的指挥调度。
据悉
目前全市共有微型消防站1287个
专兼职消防人员8600多名
站内干粉灭火器、灭火战斗服
防毒面具等设施设备齐全
打通消防救援“最后一公里”
进一步织牢织密安全网
“微型消防站建成后,我们逐步构建了‘一点着火,多点出动,共同作战’的格局,形成星罗密布的立体化火灾扑救体系,一旦发生火灾,我们的消防员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现场,有效抓住黄金救援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达到‘救早、灭小、灭初期’的效果,为后续救援力量的到达争取时间。”市消防救援大队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集思广益夯实微型消防站战斗力,建立长效机制,培育好微型消防站生存发展的土壤,不断加强微型消防站与治安巡防、物业保安相融合,实现一专多能,一队多用,以“救早、灭小”为目标,打造“三分钟灭火圈”。
融媒体记者 | 李 艳
供图 | 李 艳 朱 达
责任编辑 | 刘文琦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08483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