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来了,这件事可得当心!
6月23日
我市正式入梅
接下来的大半个月
居民很可能要在连绵的阴雨中度过
小伙伴们都准备好了吗?
↓↓↓
梅雨期间
气温高、湿度大、气压低
也十分适合细菌生长繁殖
小昆在此提醒
梅雨季
除了防湿防潮防跌倒
也要小心食物中毒
梅雨期,食品容易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一、易受潮
由于梅雨季节空气中的湿度较高,食品若是开封后未封口或者贮存不当,会造成食物受潮。
二、易生虫
夏季飞虫多,繁殖速度快,食品若贮存不当极易生虫或被虫害侵入污染。
三、易腐败、易霉变
在30℃左右的高温、潮湿的环境下,食物更容易腐败、霉变,人一旦摄入被致病菌污染的食物极易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梅雨期,如何保证食品安全卫生?
1.保证加工制作环境安全
生熟分开:处理生制食品和熟制食品的刀具、砧板、盛放容器应区分。
烧熟煮透:烹饪食物的温度和时间应能保证食物安全;肉、禽、蛋和海产品等食物需要烧熟煮透,确保食物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
清洁消毒:确保餐用具、工用具等加工设备在使用前彻底清洁消毒。
保证食品用水安全:禁止使用生水或被污染的水;净水设备定期清洗,定期更换滤芯,确保机器正常运作。
2.保证环境健康卫生
环境清洗消毒:对加工食物的环境场所进行定期清洗消毒;地面存在积水要及时拖干,保持地面干燥。定期检查墙面和天花板是否有发霉迹象,若是存在发霉,应及时处理。
虫害防治:开窗关好纱窗,加工食物时开启灭蝇灯,请专业人员定期进行虫害灭杀。
垃圾及时清理:如果垃圾不及时清理,易造成虫害滋生,存在污染食品的风险。
提高防范意识,谨防食物中毒!
尽量避免在无证餐饮场所就餐,不购买无证摊点食品;外出就餐建议使用公筷或实行分餐制,注意餐具是否干净。
家庭在采购新鲜食物时,由于梅雨时节食物易受潮、霉变,建议控制好采购数量,储存时应放于干燥的场所。
冰箱内生、熟食物应该分开存放,放置时熟食在上,生食在下,冷藏温度应控制在4℃以下。经化冻的食物,不宜再次放进冰箱内保存。
处理食品前,清洁双手,处理时生熟分开,不混用工具。食品加工完成后,尽快食用。发现食物发生腐烂发臭等,切勿食用。尽量少吃醉虾、醉螃蟹、海鲜等生食水产品。
厨具使用后尽快清洁,保持干燥存放。
来源 | 新华社 南京医科大学 东莞市场监管 中国质量新闻网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05614
全部评论